醉臥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今世因果有報應,重燃1990,醉臥人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遠的父親林志不理會這一套,冷著臉跟著自家的媳婦就走了過去,兩家距離並不遠,也就是隔了幾十米。
林遠清楚的記得,爺爺奶奶跟大伯家住在一起,也不算住在一起。分了家,在大伯院落的旁邊蓋了個兩間的毛坯房,上面蓋著茅草,也就是兩間茅草屋。
當時的毛坯房就是石頭和著大泥給壘砌起來的。屋頂是木板,茅草和大泥封起來,不漏風不漏雨也就是成了。
林遠家的那間廚屋就是這樣蓋起來的,裡面一個灶臺,兩口鍋,一大一小。
大鍋旁邊放著一個拉風箱,一個案板,旁邊放著鍋碗瓢勺啥的,灶房裡放了個小木板凳。
當時的各家各戶的廚屋就是這些物什。
大伯和爺爺奶奶家就隔著一條路,這也算是分家了。分家後,爺爺奶奶自己留了兩畝地,自己種著,老兩口緊吧著過日子。
大伯林大和看著父親林志不理他,冷哼一聲:“懶得理你,不知好歹的東西。”轉身就鑽進了自家的內屋,對著家裡的幾個小子就吼吼的起來。
“一群東西,一個個都不讓人省心的東西。老大明天跟我去磚廠,不幹活上哪兒給你討媳婦去。”
林遠笑了笑,大伯就是這樣,一輩子尿性慣了,爭強好勝的也是有一個偏執的苦人兒。
他還記得二十年後。六十多歲的大伯,到了老年四個兒子沒有一個孝順的。自己每一次清明節回家的時候,總是拉著自己的手,老淚縱橫。還說出了關於林霜兒的事,總是去老爹的墳前,哭個大半晌懊悔不已。
自從十年後老爹去世後,大伯每年都會去上墳,每年都哭的讓人心碎。年老無望,兒孫不孝,也算是造了孽了。
“老二!端午節的把家裡的粽子給你爺爺送兩去。”此刻在爺爺奶奶家門口,林遠就聽到了大伯的吼聲。
“我看誰敢!自己都沒有吃的,還孝敬兩個老東西。”這是大娘的聲音,極端的刻薄尖銳,林遠內心嘆息一聲。
記得2016年的時候,大娘是得了癌症死的,四個兒子兒媳沒有一個願意挺錢給她看病的。
當時大娘拉著自己的手怎麼都不鬆開。
臨死的時候,話都說不出來,瘦的塌坑的眼睛一臉的悔意。
最後說出了一句話聽得清清楚楚:“報應啊!”也就撒手人寰了。
母親張桂芝看著爺爺奶奶家緊閉的門,給敲了敲。
現在才早上七八點,又是過節,爺爺奶奶恐怕心情不怎麼好也就沒有起床。
“誰啊!咳咳。”爺爺咳嗽兩聲,蒼老的聲音從屋內傳了出來。
“爹,我!這過節的,家裡包了粽子,尋思著就給送來了。”張桂芝喊道,抱著林遠在門口等待著。
林遠從母親張桂芝的懷裡掙脫下來,這個時候,門吱呀一聲開了!
開門的是奶奶,一頭的白髮。鞠樓著身體,頭上裹著圍巾。
腳上穿著老布鞋,腿上裹著布,枯燥帶著老繭的手把母親拉近了屋裡。
此時的林遠跑進了廚屋,這個廚屋給平常的廚屋不一樣。老兩口用玉米桔(jie-玉米杆)給圍起來的,屋頂也是紮好的玉米杆給鋪起來的。用木板給頂著,每年都會換一次。
在林遠記憶中,爺爺奶奶每年秋天都會在地裡捆玉米杆,把灶房修繕一次。
這灶房不叫廚屋,當時的叫法就是小灶窩。很多的老頭老太太都是這樣弄的,在這山窩裡能遮風擋雨就成。
想起來當時各家各戶的老太太老頭子們都挺可憐的,兒女都分出去了各過各的。
兒女孝順了過得還好點,不斷吃喝的。要是兒女們沒有一個孝順的,老頭老太們過得就苦了。
爺爺奶奶還好,五個閨女都還孝順!過個生日啊,逢年過節的都會挎(kuai)著籃子,裝著吃的給送來。
那籃子裡都是滿滿的。
林遠最喜歡的就是逢年過節,這樣就有很多好吃的。今天五個姑姑都會來,當然自己的妹妹林霜兒也會被大姑帶過來,一家人團聚團聚。
至於林遠跑進廚屋沒有別的,就是過來找吃的。如果沒有記錯,爺爺奶奶肯定在灶臺地下給自己燒了紅苕(紅薯)這事只有自己和爺爺奶奶知道。
爺爺奶奶最疼他這個小孫子,在這個家庭裡爹排行最小,自己也就是最小的那個孫子了。
林遠在灶臺底下捅了捅,撥出來一層灰。
燒的嬌嫩還冒著溫乎氣的紅苕順著灶灰就滾了出來,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