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故事換酒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二章 大秦需要文治!(求訂閱),大秦國相,一兩故事換酒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早就定下了,因而他讓公子高等人去編纂書籍,去謀取爵位的舉措,引得嬴政很不喜。
嵇恆臉上笑容一收,神色變的肅然起來。
他沉聲道:“有些事讓大秦公子來做,在我看來,更為合適,眼下也只有他們做最合適,其他人去做,只怕會引起很多非議跟猜忌。”
嬴政目光微凝。
他並沒有就此多問,只是冷冷盯著嵇恆。
嵇恆痛飲了一口,緩緩道:“陛下一掃六合,一統八荒,但在我看來,做的並不夠。”
“天下一統,不僅要靠武功,更要靠文治。”
“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甚至於。”
“天下需要兩次統一。”
“一次是武。”
“一次是文。”
“大秦目下做到了武,靠大秦鐵騎,橫掃了天下,但大秦的文,卻始終沒有做到統一天下,雖然陛下推行了‘大一統’之政,然大秦的文,太過強勢,太過霸道,為天下人所憎惡。”
“因而難以見成效。”
“而且”
“所謂的大一統之政,在我眼中,是勢,是道。”
“但不是術。”
“正確,但過於壓人。”
“至於陛下想知道的後續,便是我認為的‘文治。’”
“文治?兩次統一”嬴政輕語一聲,眼中露出一抹疑惑。
嵇恆淡淡道:“文治分勢跟術,大秦的大一統之政是勢,裹挾天下之勢,藉助強權強推天下,但手法過於霸道,因而當透過後續一些政策,以術的形式,剛柔並濟,繼而將文治徹底落實。”
“以文再掃天下!”
“繼而實現文武並濟,讓天下真正統一。”
“相較於武功,文治更為柔和。”
“也更為致命。”
嬴政咀嚼著嵇恆的話,眼中若有所思。
他已大體知曉了嵇恆的想法。
嵇恆之意,便是他過去的‘文治武功’,其實都偏向於‘武功’,缺少了作為調和的文治。
只是文治的術又指的什麼?
一念間。
他想到了嵇恆前面提到的‘編書’。
嬴政沉思良久,凝聲道:“朕若是沒記錯,當初你曾說過‘天下失官,學在四夷’,周朝中後期,天下伐交頻頻,未嘗沒有這些‘學在四夷’計程車人推波助瀾,眼下天下一統,自當收回周王室喪失的權威,豈能再任其旁落?”
“若是大秦按你所為,如何保證天下不亂?”
“士人倨傲,身懷野心。”
“若過於偏向文治,天下治理會更難。”
嵇恆搖了搖頭。
嬴政的擔憂,嵇恆是知曉的。
嬴政認為一旦將知識大量下沉,註定會催生出大量的‘士人’階層,士人一向不安於沉寂,到時天下不僅得不到安寧,反倒會越來越亂。
甚至重蹈周朝覆轍。
嵇恆沉聲道:“陛下的擔憂是正常的。”
“但周朝士人之所以有這麼大影響力,除了為貴族上層掌控的知識下沉,還有就是大多士人本身為貴族,士人的數量相對較少,因而在他天下出現動盪時,這些士人自認高人一等,所以才能揮斥方遒,激昂文字。”
“然大秦的文治跟‘學在四夷’不一樣。”
“學在四夷,終究還是以貴族為門檻,只是從上層貴族沉到了寒門貴族,但這究竟還是貴族之間的遊戲。”
“真正的底層能參與的很少。”
“而大秦的門檻很低。”
“低到最終是人人都能識字。”
聞言。
嬴政目光微凝。
嵇恆的這番話,有些過於誇張了。
嵇恆並未在意嬴政的臉色變化,繼續自顧自道:“大秦的文治當紮根在大秦的土壤上,而這百來年裡,大秦奉行的是法。”
“是商鞅創立的制度。”
“亦如當年商鞅的軍功爵制。”
“人人有爵,便等同於人人沒爵。”
“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等到天下人人都能識字,到那時跟現在的人人不識字又有何區別?大秦真正核心的律條、法令、以及更深層次的算術、軍事,終究只能在學室才能學到,大秦學室培養的是精英骨幹。”
“而我的建議只是入門。”
“兩者之間是有著涇渭分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