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紙上人,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雪蘭點點頭,跟著丁氏回家了。
從報社裡得知了李氏的訊息,據說她在追悼會上唱了《精忠報國》後,馬上就有人邀請她去學校等地唱歌了。李氏第一次去學校唱歌的時候,就唱了那首《大華夏》,結果引起了轟動。這首歌曲簡單明快,調子輕鬆,易於傳唱。最重要的是寓意很好,在全國上下都抱著統一華夏,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大背景下,這首歌在大街小巷很快的流傳開來。雪蘭還看到《大辰報》上刊印了這首歌,並且有不少人寫信來讚揚雪後山嵐,還說希望她能繼續書寫類似的歌曲,鼓舞人心。
至於林海潮聲先生,她現在紅了,這個名字幾乎紅遍了南北。有時候歌曲的力量很強大,甚至比雪蘭這個寫文章的還要強大。比如《大華夏》,這首歌貴就貴在歌詞簡單暢快,也不拽文,普通老百姓都能聽個明白清楚,瞭解到一個大華夏的可貴和偉大之處,也凝聚了想要統一的普通百姓們的心願。
雪蘭和三姐讀著李氏寄來的信件,這些信都是她念著,別人給她寫的,但信裡李氏的語氣越來越不同了,有時候那種自豪和歡快可以透過信紙傳來。
果然見過世面的女人就會變得不一樣,這種就叫自信吧。
日子一天天過去,已經深秋了。
這些日子裡,每天每天,雪蘭都會跟丁氏一起路過那位唱歌的盲女,有時候雪蘭會駐足聽一會兒,然後給她放下幾角錢。盲女的耳朵也許特別好,時間長了,她竟然主動開口跟雪蘭搭話。
“謝謝您,總是來捧場。”她對雪蘭說,女人的聲音非常好聽,似乎是僅僅聽她說話,就是一種享受。
“不客氣,您唱得真好聽。”雪蘭說。
“讓您破費了,我回家後才知道,您每次都打賞不少錢。”盲女道。
“您的聲音太美了,比錄製唱片的歌手都唱得好。”雪蘭說。
“您過獎了,那怎麼能比,人家是大明星,我只是個街頭討飯的。”盲女笑道。
雪蘭說的是真心話,因為這個年代的歌星,唱起歌來總有種唱戲的感覺,調子有時候尖銳,有時候婉轉,給人拿腔拿調的感覺。
雪蘭問盲女:“不知道先生家在何處?”
“不敢稱先生。”盲女道,“小女夫家姓周,家就在後面的弄堂。”
雪蘭遲疑了一會兒說:“若有機會時,請先生上門唱曲可行?”
“求之不得。”盲女睜著灰白的眼睛,向雪蘭頷首道。
雪蘭正在寫《冰凍千年》,她把小說的前三章寄給《小說週刊》後,就收到了連載的邀約。
與她聯絡的編輯叫王萬膳,他回覆雪蘭的第一封信就用十分驚喜的語氣說一直想聯絡您,原來您來了南方云云。
原來《妻妾成群》被改編成話劇後,就在許多劇院上演過,可惜一直聯絡不到作者本人。因為有些場合是盈利性質的,很多文化人比較注重操守,盈利後就把一部分錢寄給了雜誌社,結果雜誌社早就聯絡不到作者了。
王編輯說很欣賞雪蘭的文筆,希望能跟雪蘭見一面。
《冰凍千年》不是短篇小說,起碼要寫二十萬字左右,雜誌社自然需要事先跟作者見面,並簽訂協議的。
《小說週刊》的雜誌社就在滬市,要見面也很容易。
雪蘭選的會面地點就是她家對面的那家咖啡館。
大約上午十點鐘的時候,有位先生推門走了進來,並且一眼就看到雪蘭,因為她在桌上放了三個蘋果,這是他們約見的標誌。
那位先生脫下帽子,向雪蘭欠了欠身說:“您好,初次見面,鄙人是王萬膳。”
“您好,我是劉五姐。”
“不想先生如此年輕。”王先生有些無措地說,“我來這裡之前,還以為先生是男子……冒昧了,冒昧了。”
其實也不怪人家胡思亂想,雪蘭一個年輕小姑娘,偏偏寫了一個妓院妓女的題材,也難怪人家想歪。
顯然王先生就非常尷尬,似乎準備好了一肚子話,卻都說不出口的感覺。
《冰凍千年》可不是為了充噱頭,寫些晴色之事博眼球,因為主角是條狗嘛,視角最多也就是聽到奇怪的聲音而已。而且整篇故事都處在一種晦暗晦澀恐怖的調子中,就算有晴色,也不過是噁心,令人心生反感而已,所以雪蘭一點也不覺得不好意思。
她張口就對王編輯談論起了自己的故事,並把自己的立意和打算說的一清二楚。
王萬膳先生見對面的年輕姑娘侃侃而談的自在樣子,也就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