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東海屠,無組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過,萬一松浦淪陷,後果如何?”
東門慶笑了笑道:“那時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雖然一開始情勢不妙,我也煩惱過,害怕過,不過在決定了要打之後我就覺得:我一定會贏的!後來果真贏了,你說,我的運氣是不是很好?”
戴天籌聽得一呆,隨即大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哈哈,哈哈!”
東門慶問:“先生你笑什麼?笑我靠運氣麼?”
戴天籌笑道:“靠運氣有什麼好笑的?自古能成大功業的人,有哪個是沒幾分好運氣的?不過這些人除了運氣之外,通常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常常能在一些樸素迷離的情況下,選中那一條正確的道路!而且他們的這種選擇,有時候並非基於情報,甚至不是完全看清楚了局勢,但後人若縱觀他們的一生,又會覺得,他們的許多選擇又不完全是靠蒙!其中實有一種非道理所能言的理路在!他們的這種本事,我們只能稱之為天賦了。”
東門慶笑道:“先生是說我有這種天賦?”
戴天籌笑道:“應該有。不過人也不能總是靠天賦!特別是在經驗與智慧能解決的情況下,就不必靠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了。就拿你當下遇到的困境來說,若你能將眼界放得更高、更遠一些,掃清迷霧,統觀全域性,那你就會發現,現在困擾著你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麼!”
東門慶本來是半躺著和戴天籌閒話,聽到這裡悚直了身子,將側耳聆聽的信安、小三郎打發了出去,才道:“請先生賜教!”
——————十年盤點那邊掉到十名開外了,請大家多多支援,撐一撐吧。
:…d謝謝。
第一八四章 陸海策之二
戴天籌見東門慶來問,卻道:“慶官,如今你在東海將與誰為友,與誰為敵?”這句話,是問東門慶將自己放在哪個層次上。
東門慶默然不語。
戴天籌又問:“可是與徐元亮林碧川之流為友,與王滶王清溪之徒為敵?”
東門慶哼了一聲,道:“我如今雖然微弱,但還不屑如此!”
戴天籌道:“可是眼下滿東海的人,都以此許君呢!”
東門慶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跟著又轉無奈,因為眾人的這種評價,實際上也正是東門慶的現狀,過了好一會,才道:“我志不止此!只是被時局困住了手腳,施展不開!”
戴天籌呵呵笑道:“我也知你志不止此!看你的手下,如吳平、秀吉之輩,才幹均不在王滶之下,你若志止於此,將自己擺在和王滶同等的層次上,他們會跟隨你才怪呢!不過,你說你困於時局,嘿嘿,這句話卻是在替自己開脫了——你哪裡是困於時局,你根本就不知時局!”
東門慶道:“我怎麼不知時局了?”
戴天籌道:“你想想你出海之後的種種經歷,雖然聰明才智處處可見,但是就整個佈局來說,卻顯得十分凌亂!可以說你出海鬧了這麼久,全都是在亂闖亂撞!雖然憑著一點天賦直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積累了一點實力和不小的野心,但其實你到現在為止都是空有實力,徒有野心——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更不知道該怎麼幹!臨事全憑直覺,而乏深謀遠慮。在日本你能僥倖成功,在於所作所為暗合天下大勢,而如今雙嶼受困,則在於你的作為已與天下大勢相離!”
東門慶忙問:“天下是何大勢?”
戴天籌道:“天下大勢,無它,在陸海二字而已。大明雖然據有華夏大地,環宇第一,但當今聖上尸位素餐,朝堂諸公抱殘守缺,各部各省貪腐橫行,其間破綻甚多,大有可取之道!東海許王之輩、倭島各路大名、泰西新興諸國都甚有活力,生機勃勃。然而,許、王之輩為中華出海之孽種,根在中華,其必須依附大陸正如藤蔓必須依附喬木,一旦陸海隔絕,失去依靠,則必萎頓不振;倭島諸大名勢力尚弱,十年之內不足為患,且倭島之益害,不在倭島本身,而繫於中華之興衰,中華興,則倭島為從屬,中華衰,則倭島為惡瘤,朝鮮、交趾亦然,對付這些小鄰,當以務本為要;泰西新興諸國雖然野蠻兇狠,但隔得太遠,就算為禍,百年之內也只是癬疥之疾。就利害而言,許、王與吾等最近,群倭次之,泰西最遠,然三者皆可為用。”
東門慶問:“如何用?”
戴天籌道:“八個字:順其所求,用其所長!倭島泰西均渴望中華貨物,許王能順其所求,故能勃興。但走私渠道終究太小,如纖管細流,只能稍解渴意而已。時至今日,單靠走私已難滿足海外諸國對中華貨物的巨大需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