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怎麼才能在歷史上留下你的痕跡?(二)
今日清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怎麼才能在歷史上留下你的痕跡?(二),我刷短影片被古人看見了,今日清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畢竟汪倫可送了他很多財物,他給他寫兩首詩怎麼了?
至於那岑夫子、丹秋生,喝酒的時候想養小金魚,說他兩句怎麼了?
岑夫子、丹秋生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心裡有些尷尬,同時他們也有些埋怨。
不就是和李白喝酒的時候慢了一點嗎?竟然被寫到他的詩中,還流傳到後世,這實在是丟人丟大發了。
各個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們眼中滿滿的羨慕。
畢竟這麼有錢的人,實在是不多呀。
如果換成他們,只怕擁有這麼多錢也捨不得。
不過換句話說來,這也是他們的幸運,要不他們怎麼能夠流傳到後世?
秦朝。
秦始皇看到天幕上的評論,他才有些明白那汪倫為什麼歷史留名?
這是找到了一個很有名氣的人,才讓自己的名字流傳到後世。
這在秦始皇看來,雖然也是一種方法,可並不是什麼正道。
如果真的想歷史留名的話,最好還是擁有自己的實力。
同時秦始皇也更加的好奇,那被誅十族的倒黴蛋到底是誰。
雖然他們大秦的律法嚴苛,可也從來沒有人被誅十族。
而那些能夠牽連家人的罪犯,哪個不是觸犯了他大秦律法的底線!
不止是秦始皇十分好奇,其他朝代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們也很是好奇。
自古以來,雖然牽連家人的罪臣不少,可也從來沒有出現過被誅十族的人。
而且這第十族又該怎麼算?難道加上親朋好友?
明朝。
方孝孺看著周邊隨著朱棣攻打應天城不斷投降的大臣們,他心裡很是不屑。
在他看來,他們實在是有失文人的風骨。
就算那朱棣做了陛下又能如何?還不是篡位成為了皇帝?
而且那征討朱棣的文書都是出自自己之手,自己又怎麼可能會投降。
哪怕就是身死,他也要保住自己的名節。
他就不信了,那朱棣會像天幕上別的皇帝一樣,也誅他十族。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