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金斯頓之行四
Mio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零七章 金斯頓之行四,李教授的首爾悠閒生活,Mio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賢之外,其他人都還處於夢鄉之中。
雖然早餐可以透過客房服務來解決,但李澤晗還是打算眾人聚在一塊之後,再到外面找一間餐廳來解決。
大概到了十點的時候,崔秀英等人才全部聚集到了李澤晗他們的套房。
在選好了一間提供早午餐,距離酒店也並不遠的餐廳後,一行人就離開了酒店,駕車前往選好的餐廳。
因為都想留著肚子來品嚐一些加拿大的特色食品,所以一行人在用餐的時候並沒有吃太多,用餐時間也不到半個小時。
在結束了用餐後,他們就正式開始今日的行程。
金斯頓按譯音又被稱為京士頓,又稱為國王之城,是加拿大重要旅遊城市,位於安大略省東部,安大略湖北岸,聖勞倫斯河河口重要港口,人口12萬。
金斯頓是加拿大的古都,在加拿大建國前,一直是支援英國殖民的根據地,因此這個城市到處保留著古老的英國氣息。
市中心有許多古老建築都是用白色的石頭壘成,所以金斯頓有“石灰石城”的綽號。
金斯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673年,法國人先在這裡建立了要塞(FortFrontenac),隨後在英法七年戰爭中被英軍燒燬。英軍又建造了一個軍事要塞。
1812年戰爭中,金斯頓是英軍“五大湖艦隊”的司令部。戰爭結束後,為了防範美軍的偷襲,英軍在此修建了一系列的城堡、炮臺。其中的亨利炮臺今天是一個旅遊勝地。
秋季金斯頓是賞楓葉的好去處,從多倫多至金斯頓再至蒙特利爾的路上,是著名的楓葉觀賞路線。
不過賞楓葉這事,李澤晗他們安排在了明天,正好他們也要回多倫多。
李澤晗他們今日的第一站是金斯頓的市政廳(Kingston?City?Hall)。
金斯頓市政廳在市中心的最東部,朝東是一個很大的碼頭面對著聖勞倫斯河,是這個城市的中心和地標。金斯頓市政廳在金斯頓作為加拿大首都時是國會大廈,始建於1840年初(哈哈,這在中國歷史上已經進入“近代史”了),是典型的大不列顛托斯卡納復興時代(Tuscan?Revival)的建築,看上去顯得極為莊重。市政廳頂部的塔樓四面有著大鐘,每天12時會響起報時的鐘聲。
金斯頓市政廳,也是加拿大的第一個“國會大廳”。
當年的加拿大國會大廈(現在的市政廳)前面是安大略湖,稍遠處的小島是軍事學院,跨過那個島,再遠一點的對岸就是美國。美**隊的大炮能夠直接轟擊國會大廈。
因此,放棄金斯頓作為首都是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的。
接替她的先後是蒙特利爾和多倫多,直到1857年英女皇的一紙詔書宣佈渥太華為首都。
加拿大是個很民主的國家,市民有什麼意見可以隨意上街遊行,所以很多到金斯頓來遊玩的遊客,都有著在市政廳前面,碰到和平示威人群的經驗。
進入市政廳的大門,首先看到一個歡迎牌,上面用三種語言寫著歡迎詞。
分別是漢語,英語和法語。
在門口接待臺的架子上也有三種語言的導遊手冊。
金斯頓市政廳雖不很大,但感覺很氣派。走進大門正對著是接待臺,臺後面是一個垂直的電梯。從電梯兩邊走到後面是遺產中心展示廳,裡面有一些瓷器、鐵器等文物,但看上去文物的年代並不久遠。
市政廳大門兩側是兩間十平米左右的小房子,是約翰麥克唐納爵士畫廊和約翰康德畫廊,展示著一些19世紀的書冊,還有加拿大首任總督約翰麥克唐納爵士的油畫像。
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John Alexander Macdonald,1815年1月11日—1891年6月6日),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加拿大政治家、律師、第一位加拿大總理,被譽為是“加拿大國父”。
富於想象力的保守黨人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唐納是當之無愧的加拿大之父。
麥克唐納熱衷於自己的英國血統,但比那些苛求於他的批評家更具有加拿大人的氣質。
麥克唐納利用傳奇般的政治技巧,聯合各種政治力量,建立起橫貫北美大陸的國家,並且使這個新的國家成功地抵禦了美國的政治經濟吞併。
金斯頓市政廳第一層和第二層為開放區,遊人們可以在這兩層進行參觀。
兩側翼樓第一層是辦公區,有一些人員在辦公。坐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