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影像力,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像這樣的例子很多。

《星》:你從一個“大”攝影師做到一個“小”導演,這樣的轉變是為了給自己多一點表達的空間嗎?

顧:不是表達的問題……我不是有特別多想法,一定得痛快說出來那種;我只是覺得有些事情可以更有趣一些,能更讓我興奮一些。

《星》:“這一次是你首次擔當導演,是否料到《孔雀》將獲獎?

顧:“我有這個信心,這是一部有質感、真誠而且豐富的電影,說他‘豐富’,是因為片子中提供的資訊量以及對人物形象豐滿的刻畫。有分量的東西是讓人忘不了的,《孔雀》就是這樣的片子。”

《星》:下一部電影有什麼計劃?

顧:“下一部片子名叫《立春》,某種程度上是《孔雀》的延伸,至於更遠一點的未來計劃,要走著看,順其自然,如果有合適的東西就拍,如果沒有,就繼續做我的攝影。”

關於顧長衛

顧長衛基本上可以歸入不善言辭的那類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那種語言邏輯感不強的人,我做不到別人那樣說話一環扣一環,最後還能想起第一環是什麼。”因此,在說每一句話時,他總是習慣停頓一下,似乎是在尋找最準確的表達方法或者最精確的詞彙。但是,這種努力也並不是總能成功的。

不過,顧長衛應該還有另外的表達方式,一種透過攝像機鏡頭,透過黑色的、彩色的畫面來傳情達意的表達方式。因此,當我們脫離開我們過於依賴的語言時,就會發現,在那個虛擬的電影空間中,誰也無法抹殺他作為一位攝影家和藝術家的成功的。顧長衛擁有一個僅屬於顧長衛的、絕紗的電影世界。

曾經有媒體這樣評論過他:“作為攝影師,他和張藝謀、陳凱歌等一線導演頻繁合作,是目前中國唯一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攝影師;作為導演,他的電影處女作《孔雀》順利入圍本屆柏林電影節並奪得銀熊獎;作為男人,她擁有一個美麗、體貼的妻子和一個可愛的兒子。”自稱平凡人的人,往往有著不平凡的智慧,顧長衛就是這樣一種人。

柏林銀熊獎影片《孔雀》從始至終,都是藍灰色調,沒有明媚陽光,死氣沉沉得統一表現得是導演的思維。拍到什麼就是什麼,攝影機的運動與靜止之間更多承載的是主人公內心活動。太多的可能是顧長衛知道攝影師做導演容易重視覺造型,所以刻意的迴避,表面上好像淡化了視覺方面的效果,而實際上幾乎每一個鏡頭的角度、佈局和用光,都是非常考究的。這種考究不是商業化的炫耀,外表也不是華美。鏡頭所展現的安陽古城,洋溢著淡淡的歷史滄桑,有一種殘破的美。深邃的小巷和斑駁的石牆,有著強烈的空間感,讓人看到、感覺到小巷的裡面和那牆的後面,曾經和正在上演著一個個或細微平凡或震撼人心的故事。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徐克 燃起風的影像傳奇(1)

徐克,原名徐文光,1951年2月生於越南。十三歲開始拍攝八米厘電影。1966年移居香港,完成中學教育。1969年進入美國德薩斯州的南循道會大學,一年後停學環遊美國,後來轉到德州大學(奧斯汀)修讀廣播電視/電影課程,與朋友合拍了一部四十五分鐘的有關美籍亞洲人的記錄片《千鍾萬縫展新路》。1975年畢業後,他在紐約編輯一份唐人街報紙,並組織了一個社群劇社,又參與當地的華埠社群有線電視。

他於1977年回港,隨即加入無線電視當編導,參與攝製《家變》、《小人物》、《大亨》等片集。轉投住視後,拍了《金刀情俠》。進入影圈後拍《蝶變》、《地獄無門》、《第一型別危險》、《鬼馬智多星》、《最佳拍檔女皇密令》。83年他拍出了大型科幻武俠片《新蜀山劍俠》,引進美國先進特技。84年創立電影工作室,導演《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刀馬旦》和監製了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程小東的《倩女幽魂》等片,開創英雄片和高特技鬼片的新潮流,蜚聲海內外。97年往荷里活發展,先後拍成《反擊王》及《KO雷霆一擊》。回港後已完成影片《順流逆流》、《老夫子》、《蜀山正傳》及《散打》、《七劍》。

作品列表

1979《蝶變》(導演)

1980《地獄無門》(導演)

《第一型別危險》(導演)

1981《鬼馬智多星》(導演)

1983《新蜀山劍俠》(導演)

《我愛夜來香》(監製)

《專撬牆角》(策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