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進攻!!,大國崛起:我是霸權,上官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城郊外的一處宅子裡,鄭廉正在彙報工作。 “總司令,自從去年秋季開始,陝省邊陸陸續續有人向我青甘寧三省遷徙,拖家帶口者不在少數,截止今年3月,已經有幾萬人了。工商部說陝省鬧饑荒了,您看此事如何處置?” 張雲瀚一拍腦門,這事他居然給忘了。 關中平原在春秋時期就被稱作“天府”,沃野千里,氣候宜人,自然災害又少,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但是據歷史記載,1929年,一次特大的旱災席捲關中大地,八百里秦川兩季顆粒無收,餓殍遍地,饑民大量死亡,或者是外逃,人口驟減。 其實1928年的時候,西北三省就有乾旱的影子,但是在西北軍政府的支援下,人工降雨。其實人工降雨是40年代後期出現的,但是張雲瀚知道乾冰凝結冰晶,隨後產生降雨的,這種工作原理簡直不要太簡單,系統研究人員很快就推出了相應的增雨彈,只需要在合適時間,就可以引起降雨,所以西北三省並沒有較大旱災,反而是隔壁陝省從去年年末就開始大旱了。 陝省幾乎所有縣區滴水未降,夏糧絕收,秋末又無糧可種,連續兩季顆粒無收,很多時候,北方的人家,除了家境殷實的,大部分農民很少存糧,一般都是收一茬莊稼,吃一季糧。在連續兩季都沒有糧食的情況下,災情很快就蔓延開,成千上萬的饑民在田野尋草根,樹皮充飢。更有甚者,四處撿集鳥類,用水淘洗之後,挑食其中沒有消化的糧食。更有災民吞食觀音土,不久之後便腹附而死。耕牛騾馬,宰殺無存。貓狗老鼠,甚至都不見蹤跡。 隨著本地的情況愈加嚴重,國馮戰爭又在爆發的邊緣,大量的人口開始拖家帶口的背井離鄉。 西北三省公開發布通告,流民皆可來三省安家,政府提供糧食,只需要為政府工作,就可以得到房屋,田地,糧食。 一時間整個陝省的大部分百姓都朝西北湧去。 張雲瀚自從去年設立戰備糧後,一直沒有動過,如今正好拿出來救濟災民,大量的流民被安置,各地的磚廠燒製紅磚,政府出面組織流民修建房屋,提供飯食。在房屋建設完之後,開始修築道路,百姓們本來都快餓死了,如今有了西北軍政府如此待遇,不僅有活幹,還管吃管住,分田分房,報紙上的報道甚至都蓋住了金陵政府。 由於張雲瀚的政策支援,使得普通老百姓非常擁護他,什麼老天爺,張大帥才是活菩薩。 張雲瀚這一波干預,間接救了500萬老百姓的性命,陝省本就是人口大省,500萬都是少的。還有不願意離開家鄉的。 為什麼這麼多人跑到西北三省呢?主要原因還是馮基善離開豫省,魯省的時候,將大部分鐵路,橋樑炸燬延遲花生米的進攻,這也導致難民去不了中原,南方這些地區。 而馮基善是怎麼做的呢?賑災的糧食麵包,餅乾,居然全部被拉去充當軍餉!百姓的死活根本不管不顧。 各地民不聊生,國民軍上下也是拖欠軍餉!這也難怪國民軍會很快戰敗。 知道馮基善就要戰敗了,張雲瀚開始圖謀陝省了,這麼大一塊地區可不能讓花生米拿了去,距離10省目標還有6個省,拿下陝省,再向北,拿下綏遠,內蒙,再向南,拿下川省。川省必須提前佈局,籌建一個山地軍,南方的作戰少不了山地師,這很有必要。 此時的陝省是由劉鎮華駐守的,當然,不管是誰駐守,他也能拿下。 他的隊伍叫鎮嵩軍,號10萬,實際上不過6萬多人。 軍事會議很快就召開了,會議上,張雲瀚首先強調了陝省的旱災,以及大量人員死亡可能引起瘟疫,讓鄭廉做好準備工作,調派醫療衛生人員,還有守備部隊,負責戰後工作,清剿土匪,掩埋屍體,噴殺消毒。 最後張雲瀚提了一句讓第一軍準備進攻,拿下陝省。 第一軍,下轄4個師,全軍5萬餘人,包括3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裝甲師裝備新研發的29式輕坦,全師240多輛坦克,14輛卡車,還有一個炮兵團裝備105榴彈炮。 不是張雲瀚看不起陝省,他現在要不是不想過多暴露實力,早都幹翻馮基善了。 就在馮基善剛剛離開陝省去了太原後,張雲瀚後腳就派第一軍進攻陝省。 1929年6月19日,沒有絲毫防備的陝省突然槍聲大作,1師作為全軍的精銳,也是第一批裝備軍用卡車的部隊,跟著裝甲1師,200多輛坦克,500多輛卡車,一路浩浩蕩蕩的殺向長安,沿途的第11路軍根本無法反抗,鎮嵩軍哪裡見過坦克這東西?步槍打在上面根本沒有作用,馬克沁重機槍打上也是沒有啥作用,反倒是敵人一杆75mm口徑的火炮,一下就端掉了這個機槍陣地。 “不要停,繼續衝鋒!!後面跟上。” “進攻!進攻!” 第二師是從正寧方向進攻的,一路暢通無阻,要黃成說,那就是“敵人非但不反抗,還膽敢向我軍射擊,我已派炮兵粉之。” 第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