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6部分,大國無疆,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外,吉達是最為重要的進出港口,在上千年的發展演變中,這座城市已經是紅海沿岸最大的商港,而且有許多的外國公民往來於此,因而這座城市是沙烏地阿拉伯漢志省中唯一一座允許非穆斯林居住的城市,當然由於和共和國的特殊關係,遵紀守法且遵從穆斯林教義的華人倒是可以到許多城市。…;
來自共和國的華人在沙烏地阿拉伯受到歡迎,不僅僅是因為共和國可以在軍事上給予該國庇護,而是因為經濟上兩國有極為緊密的依存關係,每年沙烏地阿拉伯都要出口大量的石油換來共和國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而始終致力於經濟多元化的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也在很早之前就力邀共和國眾多跨國企業進入吉達發展建設。
其中在吉達的現代化建設中,華人的突出貢獻贏得了當地人的贊同,吉達港的現代化改擴建工程歷時整整三年時間後變了個樣,不僅可以停泊共和國噸位最大的運輸油輪,還有更為完善的港口裝卸設施,年吞吐能力大增之下自然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莫大好處。
除此之外,設施先進完善的國際機場、發展迅速的各種工業區都讓沙烏地阿拉伯人感受到了中伊合作的好處,其中最大最好的便利,莫過於共和國曾無償派遣大量水利專家到當地實際考察,經過大量努力之後,為當地修建了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地下水鑽探水廠和海水淡化工廠,為當地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缺水問題。
同時,來自共和國國內的多家專業化園林企業,派駐大量高階人才長期紮根吉達,為當地的植樹造林貢獻巨大,因為每每當地人在享受綠色植被和甘冽淡水之時,都會想到這是中伊合作的結果,黃面板黑眼睛的中國人是值得信賴的好朋友。
所以,吉達幾乎可以說是整個沙烏地阿拉伯國最佳的共和國駐軍城市,軍紀嚴明的共和國駐軍部隊在伊朗和伊拉克都能與當地和睦相處,而且駐軍規模越大,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越是有好處,而沙烏地阿拉伯深知共和國在波斯灣地區已經毋需再多要軍事基地的同時,顯然在紅海地區附近擁有一座軍事基地,也更加符合中伊兩國的共同利益,因而早在1946年年中,沙烏地阿拉伯最高武裝委員會主席兼國防部部長格里姆訪問共和國之時,有關在吉達駐軍的事宜,雙方就已經有所接觸。
共和國在當年的9月份就派遣了國防部基建工程專家組赴吉達當地進行勘察,尋找合適的地區修建海軍基地,後來又根據沙烏地阿拉伯反應北部地區有遭受德軍入侵的威脅,因而他們希望軍事基地可以供相當一部分的海軍部隊和陸軍部隊駐紮,如果能駐紮一部分空軍部隊,那當然最好不過。
所以,在沙烏地阿拉伯的要求下,吉達基地或將成為共和國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一舉超過朝鮮濟州島、琉球那霸、新加坡樟宜、伊朗阿巴斯、伊拉克摩蘇爾等等的同時,也將成為首個海陸空三軍部隊“聚居”的超大型基地,同時也導致了之前的勘察結果作廢,兩國聯合勘察數次之後,終於決定在吉達城區以南22公里之外,凸出紅海的整個“小半島”為軍事基地區域。
吉達城區以南的這片外伸入裡海的突出部面積不大,最寬處也不過15公里,不過好在突出部的最西端,有一座小海島,而海島的一側則是一條蜿蜒伸入大海的陸地淺山丘,兩者為軍港的修建構成了最好的防波堤,而修建大型軍港的唯一弊端就要將蜿蜒山丘以東的海域進行疏浚,清除掉不少珊瑚礁以利於通航,當然山丘也將接受現代化施工建設。
港口水域的疏浚、碼頭和各種管道的敷設、各種軍事建築物的修建甚至包括機場、道路、營房等等,這一系列的工程都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對於哪怕已經修建了多座軍事基地的共和國國防部基建工程部隊而言,他們要大開大合的瘋狂施工,也得等到最好的設計出爐才行,而共和國海軍部、陸軍部和空軍部也攙和其中,提出各種各樣的基地建設要求,弄得共和國國防部工程設計局整整耗時半年才拿出了三大軍種都滿意的全套設計圖紙,而陸地部分開始建設之時,港口都已經疏浚完畢,三艘挖泥船整整搬走了二十餘大大小小的珊瑚礁。…;
從1947年1月下旬開始,吉達軍事基地的建設就開始進入到**階段,而軍事工程的建設質量要求高且建設週期要求短,因而國防部兩個基建工程師為這座超大軍事基地的興建而日夜不停的連續奮戰,到1947年3月初,空軍所需要的基地就已經初具雛形,尤其是那兩條3200米長的並列飛行跑道,一看就知道是要供噴氣式飛機起降所用,而這不得不讓在位於紅海西海岸,且位於吉達西南不到300公里地方的蘇丹港的納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