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部分,橙紅年代,老山文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命令高鄉長敲鐘喊人。

高鄉長親自敲響了村頭大樹下懸著的一段鐵軌,召集野豬峪的村民們前來開會,稀稀拉拉的村民們抱著孩子端著飯碗來到打穀場上,嘰嘰喳喳說這話,端詳著這夥打著太陽旗的陌生人,四下裡站著縣政府和鄉政府的工作人員,日本客人們則站在當年架設機關槍的地方,俯瞰著村民們。

一時間老橋本有些恍惚,似乎回到了從前,多年前就是在這裡,他下令屠殺了數百名野豬峪的村民,今天他再次回到了這個地方,卻不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而是以投資者的身份,他所仰仗的利器也不再是機關槍,而是大把大把的日元。

野豬峪所有村民集合完畢之後,高鄉長扯著嗓子喊道:“老鄉們,都靜一靜,國際友人橋本太君有話要說。”

說完這句話,高鄉長就抽了自己一個嘴巴,這張破嘴怎麼不當家,不自覺的太君兩個字就溜出來了。

橋本隆義深吸一口氣說道:“諸君,我是橋本隆義,多年前我在這裡指揮過一次軍事行動,殺死了許多無辜百姓,給你們添麻煩了,請多多原諒!”

現場不光只有女翻譯一個人懂日語,唐副縣長在大學的時候選修過日本語課程,大致內容還是能聽得懂的,橋本一邊說,他一邊悄聲翻譯給張書記聽,張書記擰眉嚴肅地說道:“亂彈琴,怎麼能這麼說!”

翻譯先把內容說給在場幾位領導,用忐忑不安的眼神看著他們,她也知道這番話說出來可能會引發一些事端,尤其是在這種不開化的山野裡。

張書記和唐副縣長、高鄉長等人緊急磋商了一下,高鄉長獻策道:“反正老鬼子聽不懂中國話,咱們就來個欺上瞞下,把他說的話改一下就是。”

張書記點點頭,讚道:“小高還是你有辦法。”

由於野豬峪這種窮鄉僻壤的老百姓大多沒進過縣城,張書記的權威反倒不如高鄉長好使,於是橋本先生的話透過翻譯傳給高鄉長,再由高鄉長傳達給村民們。

高鄉長扯著大嗓門喊道:“老少爺們們,我是咱天街鄉的鄉長高一水兒,今天縣上領導都來了,嗯,還有來自日本的國際友人橋本先生,他們要在咱縣投資建廠,大力開發咱們鄉的旅遊資源,野豬峪就是頭一個挑中的地方,人家要在這塊坡上修一個紀念碑,縣上出錢,咱們村出勞力就行,一個勞力一天三十塊錢,管飯!”

這是領導們緊急制定的講話內容,效果果然不同凡響,村民們不出家門就能打工賺錢,而且一天有三十塊之多啊,底下頓時群情激奮起來,不少人伸手報名。

見此情景,張書記和唐副縣長都微笑起來,慶幸化解了一場危機,輪椅上的橋本隆義也撇著嘴角笑起來,小野耕作躬身在旁低聲問道:“父親,您笑什麼?”

“我笑的是,**人和七十年前一樣低賤。”橋本冷笑著說。

話音剛落,下面一聲大喊:“不能修!那是殺害咱野豬峪鄉親們的日本鬼子!”

一位鬚髮皆白老人健步如飛的衝了上來,手中的三股鋼叉閃著寒光,張書記身邊負責保衛工作的公安人員立刻挺身而出,將縣領導保護在身後,警惕的瞪著這個老人。

橋本隆義則緊緊盯著這個人不放,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浮上心頭,軍人的直覺告訴他,危險正在降臨。

而小野耕作的目光則落到了老人身上斜跨的軍用水壺上,小野俊三個褪色的字如同針一般刺激著他的眼睛和神經。

5…46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張書記一使眼色,高鄉長就挺身而出喝道:“老程頭,你老胡咧咧啥呢,縣上領導都在這,你還想造反不成?”

老程頭不搭理他,面向眾鄉親喊道:“娃們,還記得這坡下埋的是誰麼!”

下面一陣騷動,對於六十餘年前發生的那樁慘案,野豬峪每個村民都記憶猶新,因為這山坡下面埋葬的就是他們的祖輩,整整三百二十八口人,從八十歲的老人到吃奶的孩子,全被日本鬼子用機槍突突了,沒死的也用刺刀捅穿,等倖免於難的村民從別處趕來的時候,整個打穀場成了修羅地獄,血把土地都浸透了。而野豬峪經歷過那次大屠殺之後,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從一個人丁興旺的民國時期行政村凋零成現在的自然村。

“記得,埋的是咱村的老輩人!”下面有人高聲應道。

“對,咱野豬峪的老輩人就埋在下面,他們是怎麼死的?”老程頭繼續中氣十足的喊道。

“是被狗日的日本鬼子殺的!”

此時張書記的臉色已經有些難看了,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