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殘酷的高考
躺平青年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殘酷的高考,重生84:我要上大學,躺平青年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楊興武雖然這個成績不高,但是許多人依舊考不到。
這個時代的高考很殘酷,預考不過連參加高考的機會都沒有。
或許有人會說可以復讀,在這個時代確實是有的不少人選擇復讀,人數還不少。
自恢復高考後,那些老三屆學員年齡層次不齊。
有的還是少年天才,譬如海子。
有的卻是人到中年,孩子好幾個。
進入八十年代之後,隨著高考考生的大量增加,高考成為一項巨大的負擔,國家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先是考試年齡先是限制了25週歲以下和未婚兩個條件。
之後眼看人還是多了不少,隨後又開了啟預考,只有過線的人才有資格參加高考!
預考沒過的人,想要參加高考,只能明年再戰,年齡還不能超過25且保持未婚!
他們這一屆,一共七個班,四百多人,文科不足百人,剩下的理科生!
有人說八十年代是詩歌與氣功的年代。
其實數理化也很火,尤其一句: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再借著陳景潤衝擊哥德巴赫猜想,榮獲國家一等獎之後,這股東風瞬間就吹遍了全國。
受到這個思想衝擊,原主也是一頭扎進了理科領域。
在楊興武看來,原主屬於努力型選手,天賦實屬一般。
這種努力放在文科上成績會比他現在的理科好上不少。
文科的大題你不會隨便寫點似是而非的東西,老師還能酌情給上幾分。
但理科不一樣,不會那是真不會,判卷子都是先看答案,再看過程。
上去胡寫一堆,一看答案不對,再一看過程胡編亂造,這還給啥分?
一個大零蛋就出來了。
原主的選擇很形象的代表了大眾。
楊興武有心嘲笑原主,忽然一想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身為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沒人指點,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好些年,一事無成,這才靠著刷題,成了一個小鎮做題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