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工資制度改革
躺平青年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三章 工資制度改革,重生84:我要上大學,躺平青年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曉雅聽著一眾舍友的議論,有些擔憂起來。
“他們要幹啥?不會是要打架吧?”
“應該不會打架,大家都是文明人,何況楊同學這些日子風頭正盛,又當了學生會的顧問,誰敢欺負他?”
“打架不可能,大家都是文明人,我估計就是會讓楊興武出出醜!
他不是理科生嗎?可能不擅長寫文章詩歌這些,那些文科生估計會從這方面下手,讓楊興武體驗一下他們做實驗時的感受,也讓他出出醜!”
“對,我覺得也是這樣!”
“要是楊興武寫詩歌出糗,他們就能拿術業有專攻,來撇清自己了,想想還挺有意思的!”
“是啊!很期待楊興武當時的表情呢!”
趙曉雅聽到在話,頓時放下心來,只要不是打架這些就好,胡蘭英她們說的這些更像是實踐辯論賽一樣。
學校對此是持鼓勵態度的,大講堂裡時常有辯論比賽,她還參加過不少,古今中外,一切都是辯題,一場酣暢淋漓的辯論下來,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緊張刺激的辯論場可以迸發出許多奇思妙想。
胡蘭英看著趙曉雅發愣,連忙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看到趙曉雅看了過來,這才停下。
“想啥呢?曉雅!”
“我在想他要是遇見這種情況該咋辦?”
“能咋辦?出醜唄!”
“不一定啊!楊興武寫的文章也不錯,只是他不咋寫而已!
去年開學典禮上的演講他說的就很有感染力,寫文章對他來說應該不是太難的事情!”
“你這麼一說好像也是,那詩歌呢?好像沒聽他寫過!”
“這倒是!”
“哎!曉雅,楊興武除了給你禮物,還給你說過好聽的情話嗎?”
“你問這幹啥?”
趙曉雅聞言有些無語,這話也是能說的?有也得說沒有啊!
“那有寫詩嗎?”
“這個沒有!”
聽到這個答案,胡蘭英和單振紅幾人又議論了起來。
“這麼說來,楊興武可能是不擅長寫詩!”
“應該是!他們都在研究憂國憂民的大事,不像詩社那些人要麼追求自由,要麼是追求浪漫!”
“這倒是,這麼說來楊興武要吃虧了啊!”
“有可能!”
“那不一定,萬一楊興武真的會寫詩呢?”
“會寫他不寫啊?”
“可能沒必要寫吧!”
“好了好了,不早了,快上課了,咱們趕緊走吧!”
“哎呀!都七點半了,光顧著聊天了,早飯還沒吃呢?去食堂買倆包子走吧!”
胡蘭英幾人眼看時間不早了,這才著急忙慌地拿著書本跑出了宿舍樓。
……
經濟樓,林文昌正站在教室裡給同學們上著課。
“同學們,今天咱們來講一講跟大家未來息息相關的問題。”
林文昌話音落下,教室裡的學生們頓時豎起了耳朵,這一年多來他們學的都是各種制度改革和經濟學理論,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廣泛的話題。
如今林老師提到跟大家未來息息相關的話題,那麼不是分配就是工資問題,結合前幾個月剛出臺的工資改革檔案,這次應該以這個事情為切入點,一方面是學習政策,另一方面這是確實關係到他們畢業的工資問題。
是以,眾人在聽到林老師的話後,越發認真了起來。
林文昌掃視了一下臺下的學生們點點頭,再次說道:
“在本世紀五十年代以前,我們國家沒有工資制度,都是供給制。供給制分成三個等級:一般幹部、縣團級幹部、高階幹部。
譬如建國前,某野戰醫院政委,相當於縣團級。
按照當時的規定,縣團級幹部享受中灶的待遇,就是說吃飯可以吃中灶,衣服、津貼比一般幹部稍微高一點。
從51年開始,發展成為小米制。譬如某重型機械廠的廠長,一個月的工資是1000斤多的小米,小米的價格是按照當月的物價來折算的,算完之後再發給幹部職工當工資。
直到56年,我們國家才正式出臺了工資制度,也就是級別工資制。
當時的工資級別一共分了27級,領袖是一級,工資664元,普通辦事員是二十七級,工資是30元。
職級工資你們都知道我就不贅述了。
之後我們國家歷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