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9部分,三國之雲動乾坤,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這次書生倒是並未堅持,點頭答應下來。
隨著二人的決定,隊伍很快停下,眾士卒皆是累得不行,各自找地方圍成一團原地休息。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猜到了,沒錯,這支隊伍正是由太史慈率領,郭嘉為軍師的一支精銳山軍,背戟持槍的青年小將正是太史慈,而書生則是郭嘉,面貌奇特的壯漢則是兀突骨,那五百身穿藤甲計程車卒則是刀槍不入的藤甲兵。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向雲明白,戰場上局勢千變萬化,戰機一閃即逝,若是所有事情都要等到向雲這個主帥知道才處理,必然會白白錯失戰機,於是乎,出自對太史慈、郭嘉二人的信任,向雲便給予了二人極大的自主權,二人可根據情況,自行決定戰略。
不僅是太史慈這路人馬,張遼亦是如此,三路人馬各有任務,各自為戰,當然,雖說是各自為戰,但他們中心目標卻是一致,只不過各有分工罷了。
這樣,也許確實會使得整體看上去有些雜亂,毫無章法,但卻讓人更難摸清向雲戰術,令人防不勝防。
首先,向雲的主力部隊負責攻奪劉焉老巢綿竹;其次張遼負責牽制吳懿,讓其無法對綿竹實行救援的同時,儘可能奪下閬中,若實在不行,可根據情況自行決定戰略,總之不能讓吳懿救援綿竹也讓他們各自為戰。
而太史慈這支人馬,由於全是擅長山中行軍作戰計程車卒組成,所以他們的任務則是為了以防西涼兵在向雲主力尚未攻下綿竹前抵達綿竹而存在,固在此之前,太史慈、郭嘉必須盡全力延長董卓大軍抵達綿竹的時間。
然而一萬敵十萬哪有那麼容易,恰好郭嘉用兵偏好於奇,於是向雲便讓郭嘉為這一萬山軍的軍師。
郭嘉知道自己的任務,一開始便來了個銷聲匿跡,讓西涼軍不知道這支人馬到底在哪,就像一根刺,隨時都會出現在腳下,使得董卓不得不提防著行軍,這樣,速度自然大幅度降低了。
“軍師,翻過這座山前面便是梓潼郡低窪地帶了,我們是不是要突襲梓潼?”此時,太史慈大大咧咧的蹲坐在郭嘉面前問道,這些天趕路,即便是以他的體力也累得不行,若非從小習武,恐怕早就累倒了,所以現在對郭嘉這文弱書生竟能堅持到現在極為佩服。
相比太史慈,郭嘉此刻也好不到哪去,毫無形象的坐在地上,只覺全身痠痛無比,像似不是自己的一般,聞言後,郭嘉強打起精神,搖頭道:“不,西涼軍原來是客,深入益州毫無根基,董卓軍要想與我軍全力開戰,必然會先佔據一個據點為根基,而劉焉雖已投降,但這年頭沒有什麼是絕對的,若是給劉焉機會,肯定會幹掉董卓翻身做主的,故而以董卓及李儒的謹慎,肯定不會全部信任劉焉,所以。。。他們在進入綿竹前很有可能會先以梓潼為據點,然後才控制綿竹,步步為營,最後進取成都。”
“這樣不是挺好麼?至少我們會減緩董卓主力抵達綿竹的時間,為主公爭奪綿竹爭取最多的時日?”太史慈聞言,不由覺得奇怪。
“呵呵,太史將軍麾下有一萬精兵,難道就只想拖延拖延時間?不想建立更大的功名嗎?”郭嘉聞言,不由詭異一笑。
“額,慈當然想,可。。。西涼軍有十萬之眾,即便是普通士卒,我這一萬將士也得是以一敵十的百戰精兵才行,何況西涼鐵騎可不是弱兵,他們個個都是精兵,將士們能以一敵三都就不錯了。”太史慈聞言,不由搖頭苦笑道。
郭嘉點頭,笑了:“所以,此戰不能硬拼,只得智取!”
“如何智取?”太史慈亦是來了興趣。
“太史將軍剛才說奪取梓潼,嘉先說說為何不行,首先,我軍若奪取梓潼,很可能遭到董卓全力攻擊,這是其一。”
“其二,以目前形式來看,是董卓在明,我軍在暗,這是優勢,所以,一旦我們奪取梓潼,便是相當於放棄原本的優勢;其三,我軍在外行蹤難定,主動權是在我軍手中,若是有了梓潼這個累贅,便是化主動為被動,那時李儒肯定會勸諫董卓抓住機會將我等困死梓潼,久守必失的道理太史將軍應該明白,所以,此計不可取!”
郭嘉搖頭指出攻取梓潼的害處,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態。
“那依軍師之見,有何妙計?”聽郭嘉這麼說,太史慈眉頭微皺,問道。
“呵呵,妙極不敢當,不知太史將軍可知劍閣到梓潼這一路的具體情況?”郭嘉沒有急著解釋,反是莫名其妙的問道。
“這個?慈以往從未來過益州,這次來益州,也是從荊州過來,沒有路過劍閣,自然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