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部分,三國之雲動乾坤,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有所瞭解,因此也知道戲志才所講是出自《易經》,稱為蓋天說。
不過說起《易經》,這裡不就是有一個大家嗎?向雲目光掃向一旁荀爽,慈明公對《易經》見解可是出名的獨到深厚,荀爽在易學上,曾還有過‘乾升坤降’的著名之論,在東漢甚至後世,其地位與影響可謂深厚,因此,受荀爽影響,潁川書院學易之風,自然不弱。
在西漢時期,官府倡導易學,當時可謂學易之風大盛,易學門派林立,雖到東漢有所減弱,但易學派別仍然不少,而荀氏,傳承幾代的一個士族,自然也有易學派別,荀氏派別,算下來,荀氏易學便屬西漢費直一派。
天圓地方,這個說法,在漢朝頗受大眾認可,即使連多智的戲志才也不例外,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這個,比如,郭嘉此人,便不信這個。
郭嘉這時,也收起平時嬉笑的神色,徐徐站起道:“嘉對天圓地方這個說法卻有所不敢苟同。”
“哦?那奉孝認為如何?”向雲好奇道。
郭嘉巡視眾人一眼,最後凝視向雲,答道:“對於大地形態,嘉倒是偏向於另外一種說法,曾經,在嘉無聊之時,有看過我東漢著名天文學家,也就是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指南車等的創始人張衡先生所著的《靈憲》及《靈憲圖》,從中,嘉收益良多,在張衡的《靈憲》中,將天比作蛋殼,將地比作蛋黃,而各種星宿,則依附於蛋殼之上,在《靈憲》中,張衡所認為,大地,應該是一個半球,在半球中心,呈軸線,圓球則依軸線自轉,而在半球最頂端,則是北方,在半球下方,則是南方,這也就是張衡大師的渾天說。”
在漢朝前,關於宇宙學說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蓋天說,這種說法出現比較早,人們普片認為,天是圓形的,像一把張開的大傘覆蓋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個棋盤,日月星辰則像爬蟲一樣過往天空,因此這一學說又被稱為“天圓地方說。”後來,又衍生了渾天說,其代表作便是《張衡渾儀註》。
不過,在漢朝時,人們明顯更為接受蓋天說,而不理解渾天說。
今日,向雲所提的問題,明顯牽扯到這兩種說法,戲志才則相信蓋天說,郭嘉則偏向於渾天說,雙方在此展開激烈的爭辯,一旁眾學子則是聽得津津有味。
戲志才:“大地是方的,天永遠在地之上,只有北極,不可能有南極。”
郭嘉搖頭道:“地有四遊,嘉認為,大地應該是浮於氣中,來回浮動。”
戲志才:“大地怎可能浮於氣中?”
郭嘉:“乾坤萬物,其奧秘豈是我等可以理解。”
戲志才:“奉孝你這是狡辯。”
郭嘉:“非也,此乃宇宙之奧秘。”
戲志才:“……”
*****************************************************************************今天只求收藏,各位看得如意的,記得用電腦上網時註冊個賬號收藏一下,感激不盡~~~~~~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地之論
整個學堂,皆是被郭嘉、戲志才的爭論所充斥,這也是眾學子第一次見到兩人如此激烈的爭論,頗為難得。
“呵呵,少龍的這個問題,當真古怪,你看,都將眾人折騰成什麼樣了?”這時,一旁荀爽有些無奈的笑著對向雲道。
向雲不可置否:“呵呵,那說明雲這問題夠有爭論性啊,不知慈明公認為如何?”
荀爽扶須道:“大地究竟是方是圓,沒有真憑實據,永遠也只是憑空猜測,少龍提及這個問題,可是有所發現?”荀爽凝視向雲,有些好奇。
聞言,郭嘉、戲志才也停下爭論,轉頭看著向雲,想看看向雲如何作答。
向雲也有些發愣,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是知道,可卻無法證明啊?怎麼回答?
堂下陳群也是好奇道:“將軍能提出這個問題,想必對此應該有很深的見解吧?”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向雲聞言,只得略微思索道:“這個問題,雲確實有所瞭解,不過目前卻無法證實而已。”
郭嘉好奇道:“那少龍認為,大地是方是圓?”
向雲:“與奉孝一樣,雲贊同大地是圓球狀,不過不是半圓,而是一個完整的圓球。”
譁~~~向雲話音一落,堂下頓時嘈雜一片,眾人紛紛大叫著不可能云云。
荀爽見狀,趕緊揮手道:“安靜,且聽考官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