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心蓮百合文化博文彙編二,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觀,時時將道德放在首位,更好、更快、自覺地提高自己,利益他人。這樣,社會的明天必然更加美好。
要分清廉恥,刻苦學習,頑強拼搏,堅持正義,勇於奉獻,不隨波逐流,不動搖信念,沿著真理的方
向不斷前進,注意自身形象,那麼無論前方的道路有多麼艱難,我們都有信心取得勝利。讓我們攜手並進,為美好
的明天而奮鬥!
2008年10月9日釋出新浪部落格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309 何謂“清淨質直之心”
309 何謂“清淨質直之心”
郭旭東 &;nbsp;
博友在博文以《以清淨質直之心念佛》中留言:老師能給在解釋解釋“清淨質直之心”中的“質”“直”嗎?謝謝老師!&;nbsp;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清淨】離惡行之過失,離煩惱之垢染,雲清淨。”大意是說,遠離惡行的過失,遠離煩惱的汙染,就是清淨。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質直】質者正也,正直之心,無諂曲也。佛道在悟達眾生本有之天真,故示其意曰質直是淨土。”大意是說,“質”為正的意思,“質直”就是正直而沒有諂曲的心。這種心是眾生本有的天真之心,所以往往說“質直是淨土”。《維摩經佛道品》:“直心是菩薩淨土。”&;nbsp;
綜上所述,“清淨質直之心”就是遠離惡行過失和煩惱的汙染,正直而無諂曲的心。
2008年10月13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310 發誓願是否為蚍蜉撼樹
310 發誓願是否為蚍蜉撼樹
郭旭東
博友留言:老師,您提到:“如果我們增加了責任意識,具有弘揚民族道德文化的使命感,那麼就更應該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時時將道德放在首位,更好、更快、自覺地提高自己,利益他人。”當我想到弘揚民族文化的使命感時,就覺得有力量前進。但有時又冒出一個念頭:像自己修養的這麼差,還想到弘揚民族文化的使命,是不是有點蚍蜉撼樹,不自量力,太狂妄了?請老師指導,謝謝。
以下供參考。
自責是應該的,但是要注意限度。所謂注意限度,就是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後馬上改,使自己不再受良心的煎熬和譴責,從而很快度過難關,奮勇前進。教訓一定要吸取,否則無法提高。如果不認真總結教訓,不在道德修養上下功夫,那麼就會使很多事情徒勞無功,甚至導致意識領域中的巨大倒退。所以,在修養上一定要持之以恆,不可自私自負。
一個人,即便他有才學,也一定要注意修養。因為技術、才學是能力,道德修養是統帥。所以,一個人的水平跟這個人的修養有很大關係。所謂蚍蜉撼樹,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如果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了,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而努力改變自己,那麼自己就在真正進步。真正進步,自己的自信心就會增加,從而堅定自己的理想與誓願。&;nbsp;
如果事與願違,那麼還是那句話,多反思一下,找一下自己的不足,並努力改變自己,提高自解修養,使自己不斷進步。
自負不是尊嚴,高尚的道德品質才有尊嚴。如果發現自己欠缺智慧,那麼也應該在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上下工夫,因為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正是智慧產生的過程。如果認為自己的智力就這樣了,也不應該。因為我們完全可以透過琢磨如何提高到修養而提高智慧。
一定要持之以恆地提高修養,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曙光就在前方。態度一定要第一位,虛心做人,認識和糾正自己不足的態度必須端正。不可人云亦云,不可走馬觀花,一定要在深層次上懺悔自己背道而馳的修養、品質和道德方面的內容。堅持不懈地努力,馬拉松似的跑步,永不言敗,堅持正義,從迷霧中不斷醒來,那麼凱歌早晚為這樣的人而奏。
鼓足幹勁,再接再厲,那麼我們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2008年10月13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311 如何真正自責
311 如何真正自責
郭旭東
博友留言:我曾因沒能做到難施能施、隨緣奉獻而深受良心的譴責、惶惶不安,後來意識到這種定不住心神的“自責”不是懺悔,於是努力定下心來反省,心神才穩定下來。老師,在發現自己做錯事後,怎樣才能儘快做到懺悔而不是一味的自責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