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李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就是故意的,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那個李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商品經濟的發展,紙幣在宋朝時應運而生,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

然而紙不同於金銀銅這些金屬,損壞的要快得多。而這些王朝使用紙幣數百年,卻依舊沒有發展出完善的鈔法,一直將發行紙幣當成了收刮財富的手段,導致紙幣始終未能徹底取代金屬貨幣的地位,最後反而讓西方後來居上。

聽完李偉的描述,朱元璋一時有些左右為難,嘆了口氣道:“這麼說來這紙鈔還是得用,但如果如你所說,廣開行用庫的話,恐怕又會增加朝廷負擔了。”

“陛下,其實也無需廣開行用庫,這件事可以用商業的方式來解決,那就是開辦銀行。”

李偉心中暗喜,丟擲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朱元璋目光一凝:“銀行?”

“是,就是一種集匯兌、存款、放貸,甚至發放債券於一體的商業店鋪,到時候百姓有了昏鈔只需要就近向這些銀行倒換成新鈔就行,而朝廷只需要定期印製新鈔,將這些銀行回收的昏鈔置換回來,收回銷燬就行了。”

李偉一句話吐出了好幾種新名詞,聽得朱元璋一陣迷糊。

“這是你們後世東西?”

“呃,是的。”

抄襲行為被當場拆穿,李偉臉色不由微紅。

朱元璋倒是沒在意,繼續道:“那你給咱詳細說說,這個銀行的匯總、債券什麼的是什麼意思?”

“好的,他是這樣……”

李偉將後世銀行的執行模式詳細的解釋了一遍,其實這也沒什麼難理解的,就說匯兌這件事,現在錢幣兌換主要就是由官府在做的,百姓可以拿金銀、銅錢去置換寶鈔,當然,不許往回換。

在寶鈔剛發行的時候朝廷曾禁止過一段時間的金銀銅錢,但是很快發現不行,只能又放開了。

朱元璋聽完了這銀行的執行方式,尤其是聽到其還能賺錢,頓時就大為心動。

只是李偉還說了一些其他的,比如吸收存款,透過調節利率來調整貨幣投放量什麼的,讓他聽得一陣頭大,一時之間想不明白。

然而這還沒完,李偉講完了銀行,又引出了最重要的事:“陛下,這個寶鈔不能濫發,你得根據大明的物產和市場使用情況進情調節,有放有收,這樣才行。”

朱元璋眉頭緊鎖,沉默了片刻,突然心中一動,抬頭道:“徐壽,去把太子叫來。”

他聽不懂,但他的好大兒讀書多,肯定能夠聽得懂。

“是,奴婢這就去。”

侍奉在側的徐壽趕緊應道,然後匆匆離開。

太子的文華殿離得也不遠,過了片刻就來到了這裡。

“參見父皇。”

朱標行禮。

“坐,李偉,你把剛才講的這些,再跟標兒講一遍!”

朱元璋伸手一指,讓朱標坐在自己旁邊,然後就吩咐李偉把剛才的那些重說一遍。

李偉抿了抿嘴,想到銀行的重要性,不得不忍著口乾舌燥,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而且講的比剛才更細緻。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二人皆是眉頭緊皺,苦苦思索,模樣如出一轍。

過了片刻,朱元璋側目向好大兒投去了詢問的眼神:聽懂了沒?

朱標意會,同樣以眼神回應: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

朱元璋頓時不悅:再仔細聽聽!

朱標:好。

沉思了片刻,朱標開口問道:“這寶鈔為何不能濫發,又如何收放?”

李偉沉默了一下,這件事不太好理解,他得舉個例子。

“我舉個例子吧!”

朱元璋父子聽到他要舉例子,霎時來了興致,上次李偉舉的馬車與小孩子的故事就挺有意思的,很容易就讓人理解了事情的本質。

“假設,一個村子裡養了一百頭豬……”李偉開口暴擊。

本來翹首以盼的父子二人,表情齊齊一怔,朱元璋皺眉,直接開口打斷:

“換個假設!”

他覺得這小子就是故意的!

“好的。”李偉好整以暇的答應下來,然後把豬換成了糧食。

“假設一個村一年能產一萬石糧食,這時村長拿出一萬貫寶鈔來,規定一貫鈔能買一石糧食,同時也能買其他東西,以糧食價格作為參考,由於他是村長,大家肯定得聽,不過現在有個問題,村長這些寶鈔要怎麼花出去?”

李偉將目光投向村長朱元璋。

朱元璋立刻明白了李偉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