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我說我不知道你信嗎
那個李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8章 我說我不知道你信嗎,大明:我的老闆朱元璋,那個李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偉目光微凝,明白了他們的目的,但是心中還是有些疑惑:“可是阮畯和偰斯不都還幹著呢嘛,他們現在找我又有什麼用?”
阮畯剛當上吏部尚書沒多久,而偰斯,更是要明天才辭職,硬生生熬死了倆拿著號碼牌的侍郎,這倆人不搬窩,今天來的這倆個侍郎也只能乾瞪眼。
“阮畯快要致仕了。”
茹太素抿了口茶緩過氣來說道。
李偉驚訝的看了他一眼:“你怎麼知道?”
茹太素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雖然剛開始他被打上李黨標籤的時候受到了群臣的孤立,但是隨著李偉權勢昌隆,朝中的牆頭草們態度也是逐漸變化,他也慢慢的脫離了被孤立的狀態。
“阮畯年紀不小了,偰斯也熬不住了,他們估計都快要致仕了。”
薛祥嘆了口氣,輕聲道,說完又瞥了李偉一眼,意味深長的道:“還有老夫,也快了。”
茹太素、吳伯宗等人聞言,都是錯愕的看了看薛祥,然後又瞧了瞧李偉,心中醒悟過來。
薛祥的年紀比偰斯和阮畯他們還是要年輕幾歲的,再幹幾年也沒問題,但是他現在這麼說,意思明顯就是要給李偉讓位了。
“原來如此。”
李偉低頭沉吟,他倒是沒想這麼多,心思全在陳敬和高信的事上。
“其實你也不用多慮,朝中官員任調升遷,本就是由群臣向陛下舉薦的,尤其是科舉停罷後,官吏皆為權貴舉薦而來,陳敬和高信二人若是有才能,你大可放心向陛下奏明,若是無才,便無需理會。”
薛祥輕聲道。
自從洪武三年舉辦了一次科舉之後,朱元璋就把科舉給停了,至於原因,就是嫌科舉考上來的這些人誇誇其談,無才無德,讓他很不滿意。
李偉聽完微微皺眉,這兩人有沒有才他不知道,但是牆頭草靠不住是肯定的。
正在此時,不遠處的陳敬和高信也相繼起身走了過來,端著酒杯拱手向李偉拱手一禮就開始了拍馬屁。
“李大人,下官早聞大人之名,心中仰慕已久,今日得見,果然才俊不凡,令人欽佩……”
陳敬言談之間盡是溢美之詞,全然忘了自己也曾是痛罵李黨奸佞的群臣之一。
“是啊是啊,李大人才能過人,自入朝以來屢立功勳,深得陛下信重,實乃我等之楷模!”
高信也緊接著道,兩人透過跟別人的一番交流,也知道了李偉不喜歡被叫駙馬,就把稱呼也改了過來。
李偉不自覺的掏了掏耳朵,感覺最近耳屎特別多,隨後抬手打斷了二人,也懶得跟他們廢話,直接向陳敬問道:
“你是吏部侍郎是吧?那咱……啊呸,那我問你,吏部現在有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陳敬微微一愣,他沒想到這位李大人竟會在這裡直接開口考校他。
薛祥等幾人見些也露出了感興趣的目光,一起看向陳敬。
陳敬稍一猶豫,心想來都來了,機會難得,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說一說也無妨。
“下官認為如今朝廷人材奇缺,僅憑舉薦,難以補全,為長久計,朝廷還是應該早開恩科,取用良才才是!”
陳敬的話音落下,薛祥等人也不禁點頭贊同。
科舉意義重大,雖然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端,但這是封建王朝實現階級流動的唯一渠道。
當然,能讀書當官的大多也都是富紳階層,但總有那麼一些貧苦人家的孩子,勒緊褲腰帶,鑿壁偷光,在科舉中殺出重圍,踏入仕途。
雖然這種人很少,但總比沒有強。
而舉薦制就不行了,舉薦權完全掌握在權貴高官手中,這些人出於私心難免會徇私舞弊任人唯親,而普通人想當官也不再是靠自身的才能和努力,而是必須要攀附權貴才有機會。
李偉對此所知不多,但大致也明白這個道理,不過陳敬的回答他卻並不滿意,陳敬雖然贊同開科,但也並未反對舉薦,更沒說其中的弊端。
“還有呢?”李偉皺眉問道。
“還有?”陳敬愣了愣,有些疑惑的看著李偉。
李偉嘆了口氣,問道:“開科取仕這麼好,陛下為什麼給停了呀?”
他這麼問倒不是考校,而是他確實知之不詳。
不過這事在場的其他人卻都是很清楚,包括陳敬,這事朱元璋是下過詔書的,在詔書裡好一頓抱怨,說什麼“朕以實心求賢,而天下以虛文應朕,非朕責實求賢之意也。”
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