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中國經濟崛起的背後:了不起的中國人,泰達魔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這樣一些名字的書籍。而在一般新華書店銷售的“成功學”圖書通常都會有幾百種,每天的銷量都非常可觀。這也導致成功勵志圖書的出版規模越來越大。與此同時,這類的暢銷書也大量湧現。美國作家斯賓塞·約翰遜所著的《誰動了我的乳酪》據說生動地闡述了“變是唯一的不變”這一生活真諦,一舉成為最暢銷的著作,發行了上百萬冊;經典勵志書籍《致加西亞的信》在中國也銷售了200萬冊。類似的還有《富爸爸,窮爸爸》也銷售了500多萬冊;另外,白領職場勵志小說《杜拉拉昇職記》在2008年之後也異常火爆,等等。

不僅僅如此,如果你去下機場,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現場售賣的書店都有電視機在不停地播放著一些成功學大師的演講錄影,並且總會有人對此有強烈興趣。很明顯,中國人似乎更喜歡讓自己“更成功”的教材。所有的人都在渴望著成功,發達,暴富。

所以,他們希望從那些傳授成功經驗的人那裡找到讓自己能夠跟上這一價值取向的方向,這也導致了成功學勵志類圖書的風行。

。 想看書來

儒家思想與成功學

當然,成功學在中國也充滿了爭議,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遭到大量的惡評。但它如此熱門,至少說明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狀態——再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人這樣痴迷成功學的了。比如,中國人總是習慣於帶著“學習”的態度去看書和看電影,等等。這都表現出了中國人的民族性。

這也已經成為我們這個社會最普遍的價值觀,正如譚山山在《新週刊》上發表的文章所寫的: 所有的企業,不管是本土企業還是國際化企業,都削尖了腦袋要擠進世界500強;所有的父母,不管是還沒離婚還是已經離婚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所有的勵志圖書,不管是原版還是引進版,都在教你怎樣一步一步爬上成功的頂峰;所有的選秀活動,不管是電視上的還是網路上的,都在宣揚一夜成名、從此名利雙收的神話……你成功了,你就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失敗?對不起,你不但是個Loser,還是個連自己也無法原諒的罪人,罪名就是: 你居然還沒有成功!

這可能源於中國人對所謂的成功,尤其是獲取財富的強烈的渴望。如本書前言所引環球網調查結果: 80%的被調查網民認為中國是“第一拜金主義國家”。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中國人這樣,對此有著如此強烈的渴望了。或許也正因為擁有這樣一種熱情與渴望,讓中國人與眾不同,並最終在經濟領域獲得極大的成功。

實際上,成功學在中國可謂歷史悠久,儒家思想就可以稱得上是成功學的祖師。成功學講師陳安之講的是“勵志推銷”,而於丹講的是“勵志論語”。孔子作為中國的聖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開了學校,培養了眾多學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基本上都是以鼓勵為主,他可以稱得上是最偉大的“勵志大師”。

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主流。

許多人都觀察到了中國的儒家思想與勵志思想的淵源。林語堂就曾在其《吾國與吾民》中寫道: 每一箇中國人,當他成功發達而得意的時候都是孔教徒;失敗的時候則都是道教徒。道教使中國人處於遊戲狀態,而儒教使中國人處於工作狀態。

作為勵志的典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類似的勵志故事還有許多,如“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這些故事相信每一箇中小學生都聽說過,並曾被我們的父母視為榜樣。儒家文化宣揚“學而優則仕”,只有經過殘酷的勵志學習才可以脫穎而出,才能做大官,實現自己濟世的願望。所謂的“治國平天下”,都得從“修身”開始。這導致了我們對學習的狂熱。

勵志思想當然沒有什麼不好。目前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美國,其實也是勵志最流行的國家之一。甚至美國的不少體育明星,退役後都成了勵志專家,一年到頭在全國巡迴講演,到大企業以自己的幾場關鍵球賽的經驗現身說法,激勵員工,由此收入不菲。

實際上很多走俏的勵志書,都是從基督教傳統中演化出來的,其中以清教的傳統最重,這也體現了美國的建國精神。在某種意義上,美國從一個荒僻的殖民地,迅速崛起為世界大國,可以說就是勵志鼓勵出來的。而儒家的這些勵志思想,對受其影響的東亞各經濟體的經濟奇蹟的產生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儒家學說,西方人常常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儒家思想在東方能夠有如此大的作用,甚至可能影響到一個國家民族的成長興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宗除我皆玩家

鐵頭喵

妖孽王妃,爺來寵

鎖骨記憶

如願

鳳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