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中國經濟崛起的背後:了不起的中國人,泰達魔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1、19、20區交匯的美麗城一帶。1993年、1994年的時候,在溫州人最早聚居的3區,法國政府曾經嚴厲抓捕過非法移民。為了躲避,很多溫州人開始搬遷,來到美麗城居住。在那個時候,美麗城的多數人口還主要是阿拉伯人,只有少量的亞裔。他們雖然移居法國比較早,卻大都過得比較貧困,由於大量的人無所事事,因此社會治安也很不好。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有一些來自東南亞的華人開始在這裡居住和經商。但當時還一點也不繁榮。不過,那裡也有優勢,就是交通便利,更主要是有一些空置的房屋,而且租金也非常便宜。

於是溫州人開始進入,最初有幾個溫州人收購了幾家店。而有了店,親戚朋友便一個接一個地來投奔了。溫州人的動作非常快,其他人看到這一場景也加入了追隨的行列,更多的人購置了當地的門店。於是中國店越開越多,而為了支援中國店的開張,聞風而來的華人餐館也開始迅速進入,到如今,美麗城的中餐館數量已成為巴黎最多的了。然後到90年代,有更多的溫州人開始在這裡買房置業,這也導致美麗城的房價迅速攀升,大大高於其他街區的漲幅。

新移民的到來,拓展了這一帶的華人區,也帶來了又一次商業發展高峰,也給這個曾經破舊滯後的地區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關於溫州人在法國的發展,我們可以看一下發表在2007年10月28日香港《亞洲週刊》上的一篇文章:

廟街(Rue Du Templ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第三區。過去,這裡是猶太人的天下,如今,溫州人成了廟街“新貴”,把廟街變成了“溫州街”。

這是一條熱鬧的街道,大小鋪面林立,密密相挨,招牌五顏六色。中餐館、鐘錶店、眼鏡店、理髮店、美容院、旅行社、影視公司、專賣中國貨的超級市場,成衣、皮具、飾物等商品的銷售生意紅紅火火。與別的唐人街不同,這裡的店鋪招牌都是法文,在櫥窗邊溜達的、在店內選購的顧客也幾乎都是法國人,而商鋪的老闆、僱員卻是清一色的華人,其中尤以溫州人居多,因此巴黎人都稱之為“溫州街”。

許多廟街的溫州人如今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可他們背後幾乎都有一部心酸的奮鬥史。“我剛來法國時才19歲,白天在成衣店裡打工,晚上還要去飯店洗碗,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一位皮具店的劉老闆介紹到,“這樣的日子持續了3年。3年後,我向一些老鄉借了筆錢,辦起了製衣廠,開始了創業……”劉先生在創業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難。由於語言不通,而且是華人,在法律上受到不公平對待,吃了幾次官司。但劉先生很快吸取了教訓,學會了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還透過溫州人特有的“網路”不斷擴大經營,如今已擁有幾家規模較大的批發商店,並在中國內地投資辦廠,成為名副其實的“老闆”。

巴黎第11區伏爾泰街的黃老闆20歲時來到法國,先在親戚家借住,一來就學針車,“每天坐在針車前十六七個鐘頭,累了就睡在針車旁,醒來繼續幹活。我太太也一樣。拼了七八年後,我開始做代工,替人趕貨,每天推著超市的手推車取貨送貨。當然自己也沒閒著,跟著暗無天日地趕工,直到拿了居留證,前前後後超過12年”。

有了居留證立刻開店。黃老闆起先只有30多平方米的小店面,他也學別人,以過去代工的經驗找到車衣工,生意慢慢進入軌道。他一心只想擴大,終於找到伏爾泰街100多平方米的店面。

“買鋪要幾十萬歐元,我前後找了30多個人,總算湊足了買鋪錢了。”溫州人之間互通有無,以民間標會取代銀行的融資借貸。民間標會有純粹協助無分毫利息的“幹會”,這是道德上的義務,即所謂的“道義”。社會人際網路下所形成的金融流通系統,促使溫州移民將永嘉學派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擴大地盤

在巴黎3區、11區和美麗城之後,溫州商人又開始擴充套件新的地盤了,這次是在巴黎北郊的奧比維利耶市。巴黎又興起了一座新的華人商業城。

20世紀70年代末期這裡就有一些大型批發公司,原先駐紮在奧比維利耶的一些工廠先後搬離。仍然是一些猶太人最先到達了這裡,他們將那些廢棄的廠房、倉庫改建成一個個批發門店,做起了百貨批發生意。到19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這裡的批發業務已經相當強大了。

在這個時候,由於巴黎3區、11區和美麗城區域已經趨於飽滿,溫州商人急需開拓新的領地,就也跟隨來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宗除我皆玩家

鐵頭喵

妖孽王妃,爺來寵

鎖骨記憶

如願

鳳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