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部分,盛唐權奸,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左威衛郎將李巖練軍,確實與十六衛不同,聖人,百聞不如一見,你不如抽個時間去瞧瞧。”
“兵法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聽聞七月十六過後,李巖、杜希望將儀仗羽林全調到羽林武學訓練。高將軍,我們要不微服去羽林武學瞧瞧,看李巖、杜希望在大熱天如何操訓軍士。”皇帝李隆基突然來了興致。
高力士忙著吩咐監門衛準備,不一會兒,百多騎如風一般卷出興慶宮,望曲池坊羽林武學去了。
路過改造過的一段坊街,道路平整,路旁春天種植的七葉樹綠蔭似蓋,繁花滿樹彷似星辰,讓人從樹下經過,感到一片陰涼。
監門衛鐵騎過處,沒有皇帝記憶中的漫天塵土。
“高將軍,果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不如繞行一段朱雀大街瞧瞧改造工程的進度。”皇帝李隆基被監門衛環擁在騎隊中,緩轡輕馳,揚著馬鞭對身旁的高力士道。
騎行在改造後的朱雀大街,李隆基轉目環顧,心中甚是暢快。這街上中間是灌木綠籬,道路兩旁是濃蔭如蓋的七葉樹,混植著楓樹,人行道,車馬道涇渭分明。李隆基此前雖見過朱雀大街的實景模型,此時穿行於大街之上,身臨其境,感受自然不同。
走了一段,李隆基現於坊街對應處,總有一道用青石板鋪就的路,連線街道兩側。李隆基有些不解,便問身邊的高力士道:“為何每隔一段就鋪上一道石板路,這有何用處?”
高力士回稟道:“聖人有所不知,這青石板路名為‘人行橫道’,坊街對應的地方就有,以供官吏百姓橫穿,李巖說這樣人車分離,安全有序。另外,他還要求在馬車上安裝一串銅鈴,提醒來往行人注意。”
可不是這樣嗎!李隆基環顧四周,酷熱的天氣,朱雀大街依舊熙熙攘攘,行人絡繹不絕,但卻井然有序,絲毫不亂。
巖哥兒年少,能力卻不低,看他這一年多來辦的幾件事,不但籌劃周詳,而且事情辦得乾淨利落,實屬不易,我倒要看看,你還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李隆基心裡思忖著,只聽得高力士指著朱雀大街對面,說道:“聖人,您看那邊。”皇帝李隆基轉過神,應聲望了過去。
一片水泊野景映入眼來,對面的開化坊,前面是一片小湖,湖中栽著半池碧荷,或紅或粉的水蓮花在陽光下有著別樣的風情,湖岸緩坡起伏,堆石植柳,老樹樁頭,掩映著一片粉牆烏瓦,如幅野渡溪岸山村的畫卷。
“這是惠妃娘娘賜名的酒樓,在水一方,聖人以後在宮中呆膩了,也可在在水一方樓上雅間裡,感受殖業坊這邊熱鬧喧囂的市景兒,瞧瞧朱雀大街的坊市夜景。”高力士沒少聽李巖說這個,今天有機會給皇帝吹吹。
“夜景?裡坊天黑就關上坊門,金吾衛上街巡邏,這夜景是怎麼回事?”皇帝李隆基滿腦子都是疑問。
信馬游韁,高力士眼中閃爍著光彩:“啟奏聖人,李巖說了,大唐步入了公倉私廩俱豐實的開元盛世,道不閉戶,路不拾遺,自然得有一番盛世景象,朱雀大街兩旁,街角遊園不斷,客棧酒肆相連,入夜取消宵禁,這條朱雀大街,就成了大唐的不夜城,百姓多了條謀生的路子,也會給聖人帶來更多的稅賦。”
大唐的不夜城,揚名四方的朱雀大街,這是大唐開元盛世的帝都景象,皇帝李隆基心神微微激盪,巖哥兒,這就是天長節你送給父皇的禮物嗎?開懷笑道:“哈哈,長安城內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這整日呆在宮內,如今倒成了井底之蛙。”
過了兩坊之地,道路旁就換了銀杏,皇帝李隆基有點移步換景的感覺,差不多走了五坊的路程,也就是朱雀大街的一半,到了靖善坊,監門衛稟報:“前面道路施工,請聖人繞行!”皇帝李隆基看見前面怕是有兩坊路程,正在烈日下緊張忙碌地施工。一時龍顏大悅,對高力士道:“回去擬旨,將朱雀大街改造工程的錢糧按實際耗用的補足,相關官吏,升遷一級,工程完工後,官吏民工另有賞賜。”
監門衛騎隊轉進了坊街,塵土揚起,一身是灰的感覺與朱雀大街有天壤之別,皇帝李隆基一行人只得快馬揚鞭,從行人稀少的坊街飛馳而過。
那是羽林武學麼?朱漆銅釘大門前,武學生站在烈日下,挎刀攜弓,繃得跟標槍那樣直。
“來者何人,羽林武學前不得飛馳縱馬!”值衛的校尉上前喝道,威風凜凜。
“右監門衛大將軍高力士到了,讓右威衛郎將李巖前來迎接。”高力士催馬上前,揚鞭喝道。
“請大將軍稍候,監門衛進羽林武學,須騎馬緩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