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雄才大略馬皇后,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說明天世界就要毀滅,我都信。”

朱元璋撓了撓頭,這話題還讓他怎麼繼續。

馬秀英看出了他的想法,笑道:“你能問出,咱們的子孫怎麼辦,其實心裡已經相信了。”

朱元璋倒也沒有隱瞞,而是嘆道:“可咱身為皇帝,這種大事需要更多證據啊。”

馬秀英認同的道:“謹慎是對的,證據不足就去查。”

“他不是已經給出參考標準了嗎,先找人將先秦時期寫成的書全部查一遍。”

朱元璋苦笑道:“要是能查到證據還好,就怕翻遍了也找不到啊。”

馬秀英說道:“找得到又如何,找不到又如何?”

朱元璋解釋道:“找到證據,就可以公佈天下,名正言順的做準備。”

馬秀英嗤笑道:“沒想到你朱重八還這麼天真,你以為那些所謂的證據別人就肯相信了?”

“就算他們相信了,南方出身的官吏和讀書人,就願意讓你大動干戈?”

“你不會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看待北方邊防的吧?”

朱元璋臉色變得很是陰鬱。

南方官吏對朝廷北伐很是不以為然,尤其是對塞王的態度,擺明了很討厭。

為何?

一開始朱元璋還以為,他們是反對分封。

後來才明白,他們反對的其實是北伐。

塞王的目的可不僅僅是防守,還有個功能是拓土。

先穩住腳跟,然後一步步北上,蠶食北元的地盤。

他們巴不得將北方當做包袱甩掉,然後朝廷關起門,在南方過奢靡的日子。

這也是朱元璋一直想遷都北方的原因。

若是讓他們知道溫寒變,知道寒冷期就要到來,就更有理由放棄北方了。

馬皇后說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不知道或許會更好。”

朱元璋情不自禁的點頭,是這個理。

馬皇后繼續說道:“而且你想過一個問題沒有,為何秦漢隋唐,僅靠北方就足以維持朝廷運轉?”

“那時候的南方,可還是用來流放犯人的蠻荒之地。”

漢唐人口最高超過四千萬,基本全靠北方自給自足。

大明才六千萬人口,南北方加起來,都感覺有些吃力。

朱元璋咬牙切齒的道:“還不是唐朝滅亡之後,北方陷入動亂。”

“宋朝無力奪回燕雲十六州,只能偏安南方……”

“元朝朝廷又疏於管理,甚至將北方大片良田劃為牧場……”

“長達數百年的混亂,讓北方徹底荒蕪了下來……”

馬皇后頷首道:“你說的都對,但還有個原因你忽略了。”

“什麼原因?”

“黃河。”

“黃河?”

馬秀英說道:“是的,黃河奪淮入海,河南和山東失去了最重要的水源。”

“大片靠黃河灌溉的良田,成為下等田。”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道:“還真是,河南和山東歷來是北方最重要的產糧區。”

“沒了黃河的水源,嚴重影響到這裡的糧食產量。”

說到這裡,他猛然醒悟過來,道:“妹子,你這是支援黃河迴歸故道了?”

馬秀英肯定的道:“為何不支援?”

“黃河奪淮入海,破壞了淮水水系,讓當地百姓苦不堪言。”

“而少了黃河水灌溉,又讓北方變得貧瘠……”

“如此兩處都受害,國家也要揹負沉重的負擔。”

“迴歸故道,對兩地都大有好處……”

“且北方初定,人口不算多,還未真正安定下來。”

“遷徙黃河故道附近的百姓,還比較容易。”

“等過上幾十年,再想做就更加不可能了。”

“而且你知道為何南方人反對北伐,甚至希望放棄北方嗎?”

朱元璋怒道:“他們目光短淺,自私自利。”

馬秀英搖頭道:“不,是因為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無法自給自足。”

“不論是北伐還是後續經營北方,都需要南方支援糧草物資。”

“這會加重南方百姓的負擔,他們自然不願意。”

“如果河南和山地兩地再次富庶起來,朝廷就能減少對南方的依賴。”

“他們也就不會再如現在一般,反對北伐了。”

“用陳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重生孫十萬,重寫大漢版圖

萌萌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