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鈔局的職能是什麼來著?
管理寶鈔的發行和流通,以及瞭解地方經濟情況,確定寶鈔發行量。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這樣吧?
那豈不是說,陛下不會再和以前那般,隨心意發行寶鈔,而是有依據的發行嗎?
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如果陛下能做到,那……
越想曾泰就越激動……寶鈔真的就全面盤活了。
可皇帝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呢?
想到這裡,他一咬牙出列,道:“陛下,臣方才想起金鈔局的一個職能,確定寶鈔發行量。”
“臣斗膽,敢問陛下此言何意?”
朱元璋頗有些意外,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留意到這個問題了。
本來他還想著,曾泰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坐了也有大半年了,也是時候更換掉了。
這也是洪武朝的一大特色,六部尚書替換的那叫一個快,大多都是一年半載就換了。
能做滿三年的,鳳毛麟角。
原因自然是不信任,怕這些人在高位上太久結黨營私。
不過這個曾泰的能力確實不錯,有忠心還敢於直諫,就再讓他多當一些時日吧。
曾泰還不知道,就因為一個問題,他保住了尚書位置。
朱元璋這樣想著,看曾泰就愈發的順眼,說道:
“就是字面意思,以後發行多少寶鈔,需要有依據。”
“而這個依據,就是金鈔局給出的資料。”
頓了一下,他又補充了一句:
“戶部掌管國家錢糧,每年也要提供一次資料,與金鈔局做對照。”
“如此才能計算出更準確的發行量,避免通貨膨脹……也就是寶鈔太多。”
見事情果如自己所想,曾泰心下無比激動:
“陛下聖明。”
“若依此法,再有寶鈔納稅,兌換物資……”
“建立寶鈔信譽,有望矣。”
其他人也漸漸反應過來,無比的震驚,沒想到皇帝竟然自縛手腳?
還有金鈔局,原本大家以為,就是皇帝弄來監視地方的。
沒想到竟然是這個用處。
群臣對金鈔局的觀感,頓時就得到了扭轉。
雖然還是有監視地方的功能,可主要職能是估算寶鈔發行量。
比起單純的特務機構,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有了金鈔局的資料,不說讓寶鈔和銅錢一樣流通,至少不會再和之前那樣快速貶值。
說不定,錢荒的問題真就可以在本朝得到解決。
“陛下聖明。”
群臣紛紛讚頌。
同時也為曾泰的膽量感到佩服,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不說,關鍵是敢追著皇帝問。
王時看著這個競爭對手,也發自內心的敬佩。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
自己不如他多矣。
新寶鈔,更加合理的制度,徹底說服了群臣。
縱使還有人不看好,卻也不願意和這麼多人唱反調。
回收舊鈔,提振百姓對寶鈔的信任,獲得了透過。
金鈔局正式被百官接納,並且地位也直接攀升到了和六部齊平。
朱元璋又接連下了幾道旨意,再次強調,各衙門全力協助金鈔局工作。
新鈔會在三個月後正式發行。
在此期間,各地方衙門必須全力宣傳新鈔,以及新的寶鈔政策。
務必讓更多百姓瞭解新鈔。
各衙門不得拒收新寶鈔,且必須按照面額接收,否則嚴懲不貸。
……
如此一條條新政策頒佈,百官更加確信,皇帝謀劃已久。
而更加合理的政策,也讓他們對新鈔多了幾分認可。
——
寶鈔新政的訊息一出,應天城沸騰了。
不得不說的是,應天才是民間留存寶鈔最多的地方,也是重災區。
聽說可以從對應的官倉,直接購買物資。
百姓們一開始還不信,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可當皇榜貼出,確定此事為真之後,百姓們興奮了。
紛紛高呼陛下萬歲。
然後開始打聽,那能兌換物資的倉庫在哪裡。
只是還沒等百姓們打聽到倉庫的地址,發現大街上多了很多攤位:
原價收購寶鈔,有多少要多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