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麻六甲海盜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麻六甲海盜,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快就到了下班時間,大家紛紛離去。
陳景恪剛回住處,就見到朱雄英在給一個小丫頭講故事,說到興奮處還忍不住手舞足蹈。
小姑娘自然是徐妙錦,她手拿團扇坐在走廊護欄上,看著上躥下跳的太孫,眼睛眯成了月牙。
六七歲的小孩子,無所謂什麼情情愛愛。
她只知道這是她未來的丈夫,經常給她講故事帶她玩耍,她也很喜歡和他一起玩。
僅此而已。
陳景恪心下暗笑不已,老朱家某些方面的基因是真強大啊。
連疼媳婦都能遺傳。
沒有打擾他們,找來一個侍者,讓他等會兒轉告太孫,自己今晚回家休息。
然後就出宮了。
自從成婚之後,他依然有一半時間住在宮裡。
畢竟太孫伴讀,同吃同住同行是基本要求。
不過作為已婚人士,要求就沒那麼嚴格了,另一半時間可以回家。
不過夫妻倆想見面倒也容易。
福清是公主,被馬皇后賜了隨意入宮的特權,想見面了隨時可以入宮。
回到家天色尚明,陳景恪在書房找到了福清,她正埋頭寫作。
悄悄走到她身後觀察,發現竟然在寫。
而且內容他還很熟悉,揭榜救父。
我去,這是要做啥。
福清也終於察覺到他回來,有些害羞的將紙蓋住,起身說道:
“郎君,你回來了怎麼也不說一聲。”
陳景恪笑道:“看到你在忙,就沒打擾。”
然後打趣道:“怎麼,你要為我著書立傳嗎?”
福清淺笑道:“我倒是想呀,但伱將來的成就肯定超乎我的想象,編都不知道該如何編。”
“只能等你功成名就,再將你的成就一一寫下來。”
陳景恪大笑道:“那你可就有得等了……”
福清含情脈脈的看著他:“我有一輩子可以等呢。”
陳景恪心下一暖,抓住她的手說道:“是啊,咱們還有一輩子呢。”
夫妻倆卿卿我我了一會兒,福清才解釋道:
“民間根據你揭榜救父之事,演繹出了許多故事。”
“我準備將這些故事收集起來,修改不合理之處,彙整合冊。”
民間有關於陳駙馬的話本流傳,還演繹出許多不同的故事。
作為妻子,她自然很高興,也很好奇。
就讓人收集這些故事。
然後就看到了許多讓她不滿意的地方。
其中最不滿意的,就是娶了公主做了駙馬之後的劇情。
有些版本公主就是個工具人,這還好說。
有些就過分了,將公主寫的很刁蠻,只會幫倒忙。
雖然最後經過主角一番管教洗心革面,可她依然很不喜歡。
必須要改了,公主慧眼識君,一眼就看中了主角。
然後夫妻琴瑟和鳴,一起懲奸除惡為國為民。
而且她還覺得,這些人的想象力太差了。
故事也都是什麼鬥貪官惡霸之類的,最多就是勸諫皇帝愛民如子。
別的就沒什麼建樹了。
和陳景恪的功勞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她準備親自編寫幾個故事,比如主角力推黃河改道,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
最終改道成功,讓北方恢復生機。
這才是真正的治世之才。
陳景恪早就知道這些故事,只能說說書先生立了大功。
還有些落魄秀才跟風湊熱鬧,演繹出了許多版本。
將這些故事梳理成書,他沒有這方面的想法。
實在是太忙了,連《本草綱目》的編寫他都基本擱置了,更別說是寫故事了。
福清想做他自然是支援的,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甚至還給她出主意:“朝代不要用大明,前朝也不合適,就用中國。”
“雖然大家都知道中國就是大明,但多少還是要避諱一些的。”
“抓緊故事主線,非必要的情節儘量簡寫。”
“比如去隔壁鄰居家拜訪,一個看門的就沒必要寫。”
“但如果這個看門的在後面很重要,則可以多寫一寫。”
“再比如景物描寫,如果是為了烘托氛圍,可以稍微寫一寫。”
“如果不是,依然要簡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