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悟:“妹子一語驚醒夢中人啊,陳景恪肚子裡肯定還有貨。”

“咱沒事兒就多找他嘮嘮,肯定能問出好東西來。”

時間很快就來到四月十五,每半個月一次的中朝會如期舉行。

一大早,徐達就率領上百將領,出現在奉天殿外。

而李善長也和數十位文臣大佬,差不多同時出現。

看到這一幕,就算反應再遲鈍的人都知道,今天要有大事發生了。

而且十有八九是變革的事情。

果不其然,在朝堂之上,朱元璋一如既往的雷厲風行。

宣佈了兩大變革,軍改和政改。

然後讓人將準備好的方案,分發給群臣觀看。

軍方的人自然搶先觀看軍制改革,當發現是軍功爵制的時候,都笑了。

如果不是場合不合適,他們恨不得蹦起來耍一套拳,以表達心中的激動情緒。

文官集團關心的事情比較多,軍改和政改都關注。

對軍功爵制,他們自然很不滿意。

尤其是看到功勳的特權,更是打心底裡不高興。

一群丘八,竟然也敢和我們相提並論?

不行……

額,先不急著反對,看看政改方案再說。

然後……

漲俸?

還是翻著倍往上漲?

最多的八九品官直接漲五倍?

上一級在下一級的基礎上漲五成?

這麼多錢,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花了。

皇上你知道這些年我們是怎麼過的嗎?

不不不,是皇上你終於想通了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皇恩浩蕩啊。

過了好一會兒,眾人才從漲薪的喜悅中恢復過來。

繼續往下看。

設立鄉衙?

一次增加一萬多命官職務,還有數倍於此的吏員。

群臣很快就冷靜下來。

大手筆啊。

難怪……難怪之前那些大佬都說,誰敢反對這次改革,誰就會被天下讀書人戳脊梁骨。

只能說,大佬們還是保守了。

這誰要是敢反對,能不能活過第二天都不好說。

至於軍改?

算了,透過吧。

其實大家都明白,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利益交換。

皇帝主持下的,軍方和文臣之間的利益交換。

總體來說,軍方獲利要大一點。

從之前的低文官一頭,變成了現在的並駕齊驅。

但對於文官集團來說,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新法規定:

募兵權在兵部,籌集軍需糧草的權力,也在兵部。

軍械製造的權力,給了工部。

軍功的稽核權在兵部手裡,授勳權在禮部手裡。

而不論是兵部工部還是禮部,都是文官的地盤。

總體上來說,文官集團還是能稍稍卡一下軍方的脖子的。

朱元璋這麼做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限制軍方的權力。

沒辦法,中晚唐和五代十國時期,軍方太能鬧殺人殺的太狠。

把所有人都殺怕了。

軍隊就是一頭猛獸,用好了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用不好就會反噬。

必須要套上枷鎖。

而兵源和後勤,就是最有力的枷鎖。

能確保軍方不會失控。

總之,對這個改革方案,文武雙方都很滿意。

朱元璋趁機下令,讓徐達負責軍改,讓李善長負責政改。

並令各部門全力配合他們開展工作。

倆人也是老戰友了,之前就多次配合。

且一個軍方第一人,一個文官第一人,大家都服氣。

這個任命沒有受到任何阻撓。

退朝後,具體的改革方案公佈,天下沸騰。

軍方從將領到士兵,都放下了最後的擔憂。

將領們開始期待,自己會被授予什麼樣的功勳。

普通士兵則開始關注,自己的家人會被分到什麼地方,能不能在鄉衙門得個職務。

相比較而言,文官和讀書人才是最高興的。

原因自不用多說,漲俸祿了,好一次性漲那麼多。

日子馬上就變得好過起來。

原本因為趙瑁案,對皇帝心懷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