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摳摳搜搜的像什麼樣子,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起俸祿之事,馬皇后沒好氣的道:
“我早就和你說過,俸祿太低是養不了清官的。”
“就是頭驢,你也得讓它吃飽了才能拉磨。”
“不讓官吏吃好,他們哪來的心思去治民?”
朱元璋咬咬牙,說道:“既然妹子你都這麼說了,咱就給他們漲俸祿。”
“就漲三成……不,五成,這下他們總不能嫌少了吧。”
馬皇后那叫一個無語:“伱是堂堂大明天子,別和街頭小販一樣行不行?”
“還漲五成,漲五倍都是少的……”
“你還別給我瞪眼,要不要我給你算一筆賬?”
“一名七品官,一年的俸祿是八十石糧食。”
“現在糧價是五百文一石,一年的俸祿也才四十貫錢。”
朱元璋爭辯道:“四十貫已經不少了……”
馬皇后嗤笑道:“不少?那你知道現在僱傭一名長工,一個月需要多少錢嗎?”
“九百文,一年就是十貫零八百文。一個七品官一年的俸祿,相當於四名長工。”
朱元璋支支吾吾的道:“那也不少了……”
馬秀英氣結,道:“那你算過七品官的開銷嗎?”
“需要個幕僚幫忙處理事情吧?牽馬墜蹬的馬伕,或者轎伕總需要一兩個吧?”
“總不能讓人家堂堂七品官自己下廚做飯吧?廚娘也需要一個吧?”
“迎來送往總是需要的吧,再加上……”
朱元璋聽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連忙說道:
“好了好了,咱的好妹子,咱知道錯了行了吧,你快別說了。”
當年設定俸祿的時候,他才剛當皇帝,總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
認為幾十石糧食,總夠他們養活一家老小了吧?
老百姓可還都餓著肚子呢,咱當年連口吃的都沒有。
再想多要,那就是貪心不足了。
當了這麼多年皇帝,對很多事情的認識越來越深。
自然也明白,官就是官,不能用吃飽肚子來要求他們。
那是不現實的。
“可是……漲五倍也太多了點啊。要不,就翻一倍?”
看他摳摳搜搜的樣子,馬秀英都樂了,說道:
“誰說全部翻五倍了?品級越高,漲的就越少。”
“八九品翻五倍,六七品在八九品的基礎上增加五成。”
“四五品在六七品的基礎上酌情增加,一二三品也以此類推。”
其實一二三品官,基本也不靠俸祿養活自己。
所謂俸祿,對他們來說,更多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所以沒必要搞成宋朝那麼誇張,一個月五十萬文,比鑄錢來錢還快。
“京官和外官也不能一樣,外官就多給一些錢糧。”
“不過這一點倒是不著急,可以先提高官俸。”
“等後續有需要的時候,再給外官額外發一份俸祿。”
說白了,留著等下次需要收買文官的時候,再給他們漲。
朱元璋唉聲嘆氣的道:“這一下,要多支出好多錢糧啊。”
馬秀英笑著安撫道:“好了好了,都當皇帝的人了,別那麼小氣。”
“現在給他們漲俸祿,他們要是敢貪腐,你再砍他們腦袋的時候,不是能更加理直氣壯了嗎。”
朱元璋咬牙切齒的道:“漲了這麼多俸祿,誰要是再敢貪腐,咱就誅他三族。”
然而他根本就不知道,即便是按照馬皇后的意見漲俸祿。
大明朝的俸祿依然是歷朝歷代最低的。
宋朝以前,只有京官有俸祿,地方官的俸祿來自於職田。
也就是在轄區劃分一塊土地,這塊地的產出,就是衙門一年的開銷和官吏的俸祿。
至於怎麼分,那就是地方衙門自己的事情了。
但總體來說,是非常可觀的。
靠著職田,官吏都能養活全家,還能生活的很滋潤。
等到宋朝,才開始發放俸祿。
在優待士大夫的總方針之下,宋朝的俸祿高的離譜。
一品官,一個月的俸祿摺合成銅錢是五十萬文。
大明的一品官,年俸九百石,按照當時的糧價,摺合銅錢是四十五萬文。
一年還不如人家一個月多,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再說滿清,一品官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