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的事情並沒有結束,陳景恪的目的不是讓這些士兵剃髮,而是讓他們明白為何剃髮。

然後去當宣傳員。

雖然將官們用自己方法,一步到位完成了剃髮工作。

可宣傳還是要一點一點進行的。

所幸,大明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在軍中推廣防疫手冊。

將士們雖然瞭解的不甚清楚,卻也是知道一些的。

現在學習起來接受的更快。

再加上有軍官們督促著,大家學的很快。

學過之後,也明白了為何突然要剃短髮。

從原本的無所謂,慢慢的開始變的支援起來。

尤其是當軍官們通知,等大家都學成之後,會將所有人分成十組,每組輪流休假一個月。

讓他們回家,去給家人宣傳防疫手冊。

本來說好的,修好新都後,允許大家退役回家過普通人的日子。

現在突然多出一個月的假期,大家自然非常興奮。

誰不想回家見見家人,抱著婆娘滾床單啊。

更何況朝廷說給每一家都分配了土地,到底怎麼樣他們還沒見過呢。

也想回去看一看自家的耕地是什麼樣子的。

於是大家學習的動力就更足了。

為了早點回家,甚至主動監督周圍的同袍。

從被動變成主動,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沒多久,大部分人都熟練的掌握了防疫手冊的內容。

很多人已經可以用手冊上的知識,來反駁那些反對剃髮的人了。

而方孝孺和朱橚那邊,也傳來了好訊息。

一是黃河河堤順利修好,已經開始放水。

白英正用逐漸增加水量的方法,來檢驗河堤的質量。

同時也在用束水攻沙之法,進一步沖重新整理河道。

二是剃髮的役夫也已經安撫好了,而且更多的人加入了剃髮行列。

原因很簡單,周王朱橚頂著一頭短髮出現,就是最好的表率。

連皇帝的親兒子都剃髮了,而且還是封地在開封的周王,大家頓時就沒了後顧之憂。

三是按照計劃,方孝孺每隔幾天就寫一篇文章,有時候是攻擊禮法的,有時候是學術變遷史。

有時候是一片諷刺性文章,比如《蚊對》。

借物喻人,諷刺了某些人高高在上,剝削百姓。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某些人很自覺的對號入座,氣的原地昇天。

現在那群儒生,已經顧不上什麼短髮不短髮了,正全力圍剿方孝孺。

從他的作品到人品,進行了全方位否定。

一時間方孝孺可謂是臭名遠揚。

但他根本就不在乎,隨便罵,我要是生氣算你們贏。

之前他準備效仿第歐根尼,走自己的路,隨便別人怎麼說去吧。

但現在他發現,還是罵人漲‘粉’快啊。

已經有不少人寫信,和他探討學術。

很多人雖然不敢名言,卻已經透露出對他文章的認同。

而且他還罵出經驗來了。

不能單純的罵,要夾雜一些正兒八經的學問和觀點。

也不能罵的太直白,大家都是體面人。

和潑婦罵街一樣,總歸是不美的。

他發現借物喻人、指桑罵槐的招術特別好使,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後面又寫出了《鼻對》、《鼠說》等諷刺文章。

還藉著這個機會,將唯物觀和唯心觀的概念給講了出去。

這兩個概念一出,讓他徹底成為了某些人口中的叛徒。

就連許多原本作壁上觀的大儒,都忍不住下場進行討論。

有認為荒謬的,也有認為這種方法頗有可取之處。

就在這種爭議和討論中,方孝孺的學問為越來越多人熟知。

認可他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在學術圈擁有了一席之地。

朱橚那邊的工作,就沒那麼順利了。

畢竟只是一個藩王,還不是塞王這種實權藩王,朱橚的話語權並不是特別強。

河南的官吏確實不敢招惹他,但陽奉陰違還是能做到的。

你想推廣防疫手冊,我們不阻攔。

但想讓我們幫忙推廣,門都沒有。

面對這種局面,朱橚還真有些沒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