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老朱:咱又整出弊政了?,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矯情了,默契達成就無需再多說。

陳景恪也果斷繼續方才的話題:

“建國之初,百姓剛剛從動亂中走出來,還一無所有。”

“此時當軍戶對他們來說,就是獲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錢。”

“他們自然非常開心,對陛下也感恩戴德。”

“他們會積極的種田,會拼命打仗。”

“既是回報陛下,也是保護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

眾人都不禁點頭,這一點分析的確實很好。

對一個乞丐來說,誰給他們一個饅頭,誰就是他們的救命恩人。

建國之初的軍戶就是如此。

“所謂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又有言,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當天下太平了,他們能吃飽穿暖了,追求也會變高。”

“尤其是看到別人,可以經商,可以做工,可以讀書參加科舉。”

“而他們,卻只能當軍戶,什麼都做不了。”

“慢慢的,他們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

“從原本的感恩,變成不滿。”

“但,若是朝廷能嚴格執行軍戶制,他們倒也不會有太大意見。”

“畢竟軍戶雖然地位低下,又沒有自由,卻也比很多百姓要強上一些。”

“怕就怕,制度會崩壞……而軍戶制,也必然會崩壞。”

眾人都精神一振,終於要開始講制度如何崩壞了。

陳景恪頓了一下,略微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首先是土地兼併,這是無法逆轉的。”

“當地方士紳強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向軍戶伸手。”

朱元璋無奈的點點頭,熟讀史書的他很清楚,兼併是無法阻止的。

自己可以靠殺戮解決,但不能指望後世所有子孫,都能如自己一般。

他只希望,徹底崩壞的局面能晚幾年出現。

“最可怕的還是內部腐化……”

“軍戶世襲,衛所從指揮使到千戶百戶,再到下面的小旗,大部分也是世襲。”

“軍隊的規矩有多森嚴,陛下也清楚。”

“面對上級,軍戶連一絲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現在大明軍紀嚴明,軍官還不敢太過分。”

“但時間一長,軍官必然會將軍戶當做奴隸一般使喚。”

“而且是世世代代為奴,永遠都無法擺脫。”

“到那個時候,衛所就會成為軍戶的地獄。”

眾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種局面,只是想一想就讓人不寒而慄。

這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上百萬人。

關鍵這還是大明賴以生存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不造反就不錯了,哪來的戰鬥力。

“軍戶們要麼家破人亡,要麼逃亡成為黑戶。”

“逃亡後,要麼賣身給富貴人家為奴,要麼就只能鋌而走險。”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危險的是等到敵人打來,朝廷就會發現無兵可用。”

“若是發現的早還好,若是發現的晚,後果不堪設想。”

“就算發現了又能如何?”

“改?這是祖宗之法,既得利益集團勢力龐大,會各種阻撓。”

“不改,這就是身上的一個爛瘡,會造成持續不斷地流血,直到天塌地陷的那一天。”

朱元璋已經徹底被說動,斬釘截鐵的道:

“改,咱立即就改。”

“此政始於咱,也要從咱手裡結束,絕不能將問題留給後人。”

“該如何改,你儘管說。”

朱標也不禁頷首,軍戶制確實也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朱雄英依然很淡定,我就知道,只要景恪一開口,那必然是改。

福清公主一雙美眸異彩漣漣,難怪爹爹和大哥對他的態度都如此特殊,果然厲害呢。

陳景恪感受到她的目光,只覺得有些怪異,不過也沒多想,繼續說道:

“軍戶制至少還能堅持十年不會敗壞,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解決。”

“總體來說就是放開,有條件的還他們自由。”

“就以這次營建新都,黃河改道為例。”

“抽調十萬軍戶前去營建新都,許諾他們,待都城營建完畢,就地為他們分配土地定居。”

“這些軍戶必然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