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0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榮譽頭銜,在應天養老。

陳景恪要不想過早面臨這一天,就不能過早封爵。

至少也要等到朱標當政,才有機會封爵,想位極人臣只能等朱雄英當皇帝。

這也算是雙方的默契了。

一天的政務處理完,陳景恪回到家中,提筆給方孝孺寫了一封信。

簡短的客套敘舊之後就直奔主題。

對他為朝鮮王朝溯本追源之事表示贊同,同時隱晦的提醒他別玩崩了。

之後就是拜託他,將遼東和半島上的人文變遷了解清楚,並記錄好。

再然後就是叮囑他保重身體,期待他歸來云云。

寫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尤其是朝鮮文字記錄不全,年代還非常久遠,更是麻煩。

很多歷史,只能從中原史書中翻找……沒有年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這期間倒不是說他不能回來,而是不能經常回來。

不過還好,朱元璋給他封了個官,這幾年算是熬資歷。

等朝鮮史書寫成,才是真正的攜帶榮譽而歸。

直接進入中樞為官都不是問題。

當然,也要看他自己願不願意為官了。

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方孝孺是個有大抱負的人,向來不缺少主見。

一旦下定決心,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即便是陳景恪,也很難逼迫他做不願意的事情。

當然,這也正是陳景恪選中他的原因。

要是他唯唯諾諾,又如何能承擔得起給程朱理學掘墓的重任。

事實上陳景恪卻不知道的是,方孝孺還真有著自己的計劃。

大明程朱理學太過於強勢,想要推出新儒學阻力實在太大。

即便有朝廷支援也很難。

朝鮮的文人雖然也推崇程朱理學,但遠不及中原文人那麼痴迷和霸道。

他想先在朝鮮文人群體裡站住腳,如果能成為旗幟人物就更好了。

等時機成熟,就在那裡宣揚自己的新儒學。

然後再攜帶門徒返回中原,正面與程朱理學競爭。

編寫朝鮮史,就是樹立威望的最佳時機。

陳景恪要是知道了他的打算,恐怕也只能感嘆。

不愧是敢喊出‘誅我十族又何妨’的人,又豈會變成任人擺佈的棋子。

接下來一段時間,陳景恪在新宗藩制度的框架下,制定了商貿之都計劃。

大致確定了淡馬錫的制度框架。

“商業最重要的就是效率,所以必須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穩定和秩序也尤為重要,大明必須確保淡馬錫的穩定。”

“還要建立一套相對公平、公正的社會秩序。”

“這就必須要求衙門廉潔守法,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獨立的監察機構……”

“商業秩序更要建立好,不能出現有事兒卻找不到人處理的情況……”

“對商人也要提出規範,守法者受到保護,違法者嚴懲不怠。”

“想在這裡經商,必須在衙門註冊,並規定經營範圍。”

“超範圍經營視為違法,可以按照章程給予相應的處罰。”

陳景恪將自己的想法,一一告訴了朱元璋和朱標,主要是給朱標講的。

結果自然是沒有什麼意外,透過。

朱元璋和朱標的想法很簡單,行不行且不說,先去試一試。

反正是南洋上的一座小島,不行就再廢除,只要不影響大明本土就可以。

接著朱元璋下令,將淡馬錫設定為大明的一個府,並委任了第一人知府。

人選有點出人意料,由鴻臚寺官員傅安擔任。

傅安本為從七品官,去年出使高麗擔任千人使節團副使,表現優異進入朱元璋視線。

人還沒回京,就被接連提拔。

今年隨凱旋大軍回京,再次被破格提拔,並直接擔任了淡馬錫的知府。

但這個任命並沒有引起其他官僚的羨慕,相反還引起了大家的同情。

淡馬錫,那上面連個國家都沒有,妥妥的蠻荒之地。

說是去當知府,實際上就是去拓荒的,和發配無異。

就那裡的惡劣條件,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未知。

傅安自己也不願意去,蠻荒就算了,主要是離中樞太遠。

就算做出功績又怎樣?朝廷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