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章 下次一定,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從未領兵作戰,朝廷不可能讓他獨領一軍深入草原。

漢武帝時期,無將可用只能啟用新人。

大明不一樣,當前真可以說戰將如雲,能掛帥出征的實在太多了。

論資排輩也輪不到徐允恭出這個風頭。

朱雄英沒有再提這一茬,轉而說道:“原本的計劃是六七月份能拿下遼東,再用三個月打下高麗。”

“現在納哈出歸順,替我們節省了三個多月時間,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經略高麗。”

“這下,高麗真成甕中之鱉了。”

陳景恪說道:“高麗已經是我大明囊中之物,沒什麼好擔心的。”

“現在我更關注的是國內的改革,也是時候推行了。”

國內變革,原本是想等遼東戰事有了進展再進行,誰知道進展竟然如此之快。

進度條直接拉到頭了。

對外戰爭的勝利,往往最能提升君主的威望,增加朝廷的凝聚力。

此時正是革新最恰當的時機。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這一點,當即就頒佈了一條條新政措施。

第一就是開海。

在泉州、福州、寧波、松江府、青州等五地設立市舶司,掌管出海事宜。

開海之事已經人盡皆知,並沒有人覺得奇怪,很順利的就展開了。

第二條新政就是新稅法。

商業稅還好說,這是早晚都要徵收的,大家也都能接受。

真正讓文武百官無奈的,是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

表面看起來此法是面對所有人的,但誰都知道,這就是在針對豪門大戶。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想象中的反對聲根本就沒有出現,此法就這樣透過。

陳景恪一開始覺得很驚訝,但略微一想就知道是為啥了。

去年朱雄英上書,提出攤丁入畝之法,已經經歷過一番辯論了。

朝廷的意思是明擺著的,此法必然要施行。

百官抗爭過,但沒有任何效果,只能無奈接受。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老朱的屠刀太鋒利,將人給殺怕了。

尤其是藉著趙瑁案,將地方大戶清洗了一遍,又藉著清查人口和土地,將宗族勢力敲打了一番。

有能力阻撓新稅法的勢力,已經被打的七七八八。

剩下那點殘餘勢力,能保全自身就偷著樂了,哪還敢和朝廷做對。

真正讓百官震驚的,是第三條政令。

將金鈔局稽查司大部分剝離,組建稅務稽查司,專門負責稅務稽查工作。

並且還拿出了詳細的工作守則。

這個守則字行裡間透露出三個字,吃大戶。

這下百官徹底坐不住了。

知道皇帝想打擊大戶,但你也不能弄的這麼明顯吧?

你朱元璋莫不是忘了,你靠誰治理天下的?

文官集團和部分武將勳貴,開始上奏朝廷,強烈要求廢除此法。

認為此法堪比漢武惡政,必將導致國家大亂。

這次朱元璋什麼都沒說,更沒有發怒。

因為以徐達為首的勳貴集團集體上書,表示支援朝廷的改革。

就連辭官退隱的李善長,都寫了一封長長的奏疏,論述了從古至今的徵稅問題。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稅務稽查司勢在必行。

並且他還給反對派扣了一個大帽子,明知道大戶偷稅漏稅嚴重,還要反對稅務稽查司,其心可誅。

朱元璋大喜,將此奏疏拿到朝堂宣讀。

這一下,可以說打了文官集團一個措手不及,他們沒想到勳貴集團竟然會支援朝廷。

作為既得利益者,你們不應該最討厭稅務稽查嗎?為何要支援?

但事實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現在還是大明初立,國家真正的權力掌握在勳貴集團手裡。

他們的支援,徹底壓倒了文官集團的聲音。

很多原本和文官集團一起上躥下跳的勳貴,腸子都悔青了。

有些選擇了裝死,有些則趕緊上書請罪。

以前是我不懂事兒,誤會了陛下誤解了新政。

經過一番研究,我終於體會到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堅定的新政支持者了。

不管怎麼說,新政順利透過。

陳景恪卻感慨不已,還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