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3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又聊了一會兒,將話題由古代制度變遷,轉回到了當下。

馬皇后問道:“變法的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朱元璋頷首道:“萬事俱備,就等遼東戰事有所進展就可以推行了。”

這次變法動作很大,開海、商業稅改革、攤丁入畝。

取消匠籍組建博物院,金鈔局假鈔稽查司轉型為稅務稽查司……

可以說是對國朝的稅制進行了全面變革,而稅制關乎國家生死存亡大意不得。

尤其是攤丁入畝和稅務稽查司組建,幾乎擺明了是針對權貴大戶的,需要提防他們有什麼動作。

照理來說,這種重大改革時期,不應該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

但打遼東又勢在必行。

不趁現在北元實力正弱動兵,等他們恢復元氣再打,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到時候萬一形成對峙局面,樂子可就大了。

更何況高麗這顆果實也已經成熟,再不去摘就便宜別人了。

那麼,先暫時不改革,等打下遼東再進行呢?

可以倒是可以,但完全沒必要。

按照計劃,大明以後每年都會有大動作,總不能什麼都要等吧?

那要等到啥時候去了。

當然,朱元璋他們也不是無腦冒進之人。

以現在大明的實力,是可以同時進行好幾項大動作的。

主要是國內,經過這幾年的梳理,士紳宗族勢力基本被打擊的抬不起頭。

文官集團也被屠刀殺的瑟瑟發抖。

唯一能阻撓新法的,也就只有軍事勳貴集團了。

然而,朱元璋設定的複雜聯姻關係,讓勳貴集團成了皇權最大的支持者。

大明強盛,他們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目光短淺之輩。

這時候軍功爵制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它讓勳貴們的目光都放在了四邊。

比起打仗撈軍功,攤丁入畝損失的那點蠅頭小利,實在不值一提。

至少現在,大明的勳貴集團還是很有進取心的。

誰不想掙個勳爵頭銜呢,誰不想再進一步呢,誰不想給自家的爵位前面加個開國字號啊。

只要勳貴集團不反對,其他人就亂不起來。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沒有衝動,而是準備等遼東戰事有所進展再說。

遼東戰事舉世矚目,但凡有所戰果,都能讓大明民心振奮。

同時,也能讓人不敢動小心思。

“老三在兩廣坐鎮,北平有老四,沐英在雲南,過幾天標兒去洛陽坐鎮……”

“就算真的有人不怕死,也能用最快的速度解決,保證亂不起來。”

聞言,馬皇后也放下心來。

這時,陳景恪想起了另一件事情,說道:

“陛下,晉王想打安南,不知準備的如何了?”

朱元璋說道:“他那邊也只是計劃,還要看安南陳氏能不能經受的住誘惑。”

“若他們經受不住誘惑,趁著大明攻打遼東無力南顧,去攻打其他勢力。”

“我們就可以用為列國伸張正義的名義出兵。”

“如果他們不動,大明主動進攻,會遭到中南半島列國集體抵抗。”

“到時候就算勉強打贏,失去大義名分治理起來也會很麻煩。”

大明要的不是殖民,而是有效的佔領統治,為後續的教化做鋪墊。

所以大義的名分很重要。

沒有合適的理由,貿然出兵滅亡安南,會引起其他小國的恐慌。

也會引起中南半島百姓的牴觸,後續再想用禮儀道德教化他們,就很難了。

當初秦國對待楚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秦國幾次欺騙楚國,更是在會盟的時候將楚懷王扣留,要挾楚國以三郡之地贖回。

楚懷王受不了那個氣,自己拒絕了交換,在秦國鬱鬱而終。

秦國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放在任何朝代都是相當炸裂的。

能與之相比的,只有司馬家的洛水誓言了。

所以楚國人對秦國是最痛恨的,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喊出來的。

陳勝吳廣就是楚國後裔,起義的地點大澤鄉,就是故楚國的領土。

為啥要選在這裡?

因為這裡的百姓最痛恨秦國,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