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亂認祖宗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9章 亂認祖宗,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起方孝孺,徐允恭一臉的敬佩,道:
“方先生真國士也。”
陳景恪雖然有各種渠道,可以獲得朝鮮那邊的資訊,但畢竟遠隔重洋,瞭解的並不細緻。
見徐允恭都如此敬佩,非常的好奇:
“哦,他都做了什麼?竟讓你如此誇讚。”
徐允恭娓娓道來,將事情大致講了一遍。
最初的時候,高麗很多人心中是非常仇視大明的。
一些原本親大明的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從而走上了敵對之路。
甚至使節團裡的很多讀書人,都認為大明此舉非義戰。
方孝孺第一個站出來反駁這種觀點。
雖然無法說服心懷成見之人,卻讓支援大明行動的讀書人,更加的理直氣壯。
之後他又第一個走出去,聯絡以前認識的高麗文人,為大明爭取人心。
期間遭受的刺殺已經數不清多少次,最危險的幾次離死只有一步的距離。
“保護他的精銳將士都犧牲了二十三人,可見他面臨的危險有多大。”
“可是他毫不退縮,繼續去遊說高麗文人,甚至還在各大城市公開演講辯論。”
“使節團的文人受到他的感染,也紛紛出動為大明爭取人心……”
“前後共計六十七人死於敵人刺殺。”
“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和犧牲,逐漸挽回了高麗文人之心。”
“為後續平定叛亂,建立朝鮮王國,奠定了基礎。”
陳景恪端起酒杯:“敬義士。”
然後一飲而盡。
穿越後第一次喝酒,嗆的他非常難受。
徐允恭連忙給他倒了一杯水,說道:“不會喝酒就別勉強自己。”
陳景恪灌了幾口茶,說道:“我是高興,大明文人的脊樑還在。”
這些事情有些是他知道的,有些是第一次聽說。
作為一名華夏人,他心中對那些人充滿了敬佩。
“大明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功績,陛下已經決定,授予參與此事的文人軍功。”
“以後但有空缺,會優先任用他們。”
徐允恭也由衷的感到高興:“陛下英明……相信經此一事,大明會有更多文人站出來。”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繼續說,方孝孺最近在做什麼?”
徐允恭回道:“正帶領一群高麗文人,說是要編寫一本朝鮮史,為朝鮮溯本歸源。”
“此事現在已經成為朝鮮最大的盛事,無數文人想要參與其中。”
寫史?陳景恪眉頭微皺:“此事上報朝廷了嗎?”
徐允恭頷首道:“朝鮮王呈送了一批國書,隨凱旋大軍一同送來應天,想必有關於此事的奏報。”
陳景恪恨不得立即將朝鮮國書取過來,看看有沒有這玩意兒。
編史書本來就是大事,給朝鮮編史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一個不好可能會動搖大明在當地的統治。
方孝孺這是發哪門子的瘋啊。
不過這會兒正在舉行慶功宴,自然沒時間給他找國書,只能等明天再說。
之後兩人又聊起了其他事情。
總體來說,朝鮮王國的局勢比大家預計的要樂觀的多。
除了大明武力震懾,以及封王建制確保了舊貴族的利益。
大明使節團的文人,將高麗文人給安撫住,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文人掌握輿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大明安撫住了文人群體,就相當於掌握了輿論。
願意站起來反叛的人,自然就少了許多。
當然,和大明採取的均田制也有關係。
大明將沒收的反叛權貴的土地,全部分給了高麗百姓。
要知道高麗之前的政治制度,類似於九品中正制,百姓就是權貴官僚的農奴。
獲得自己的土地,那是前所未有之事。
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他們自然會支援大明。
徐允恭感慨的道:“你不知道,那些高麗百姓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時,是多麼的激動。”
陳景恪心道,我可是太知道了。
獲得土地的百姓,為了保衛自己的土地,能爆發多大的戰鬥力,可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那是能讓血肉之軀戰勝鋼鐵洪流的力量。
百姓被均田制收買,文人群體也被安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