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衡量國力強弱的標準,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區有鐵礦,以為政績來了,連忙組織人開採。

然後將產出的鐵當做成績獻給朱元璋。

然後他就迎來了老朱的鐵拳打擊,官被罷免,鐵礦也被關閉了。

是他們目光短淺嗎?

不是。

原因很簡單,生產力低下,開礦成本太高,利潤太少。

且有能力開礦的都是高門大戶,財富都落入了他們手裡。

礦工也屬於高危行業,會導致大量百姓死亡。

說的再直白點,開礦上不利於國家穩定,下損百姓。

肥的是中間的高門大戶。

所以,他們不贊同開礦是完全符合時代背景的。

但,時代變了。

或者說,時代即將迎來大變革。

鋼鐵產量變得尤為重要。

“別的我不能和你們多說,只能告訴你們,未來百年內,鋼鐵產量將是衡量一個國家強弱的硬指標。”

朱標的團隊不說話了,默默的將鋼鐵產量列入了工作計劃,而且是百年計劃。

陳伴讀的意思如果我們不明白,不是他有錯,而是我們的目光太短淺。

這句話對朱標的團隊同樣適用。

從寶鈔變革大家就開始合作了,陳景恪用事實告訴他們,什麼才叫目光長遠。

對朱標的團隊,陳景恪可以採用強硬態度推行,對朱元璋、朱標和朱雄英,則需要解釋一下的。

更何況這件事情並不難理解,只是涉及到一些機密,不方便提前透露。

“咱們先說火器,不論是火銃還是火炮,都需要大量的鋼鐵,而且還必須是上好的鋼鐵。”

“火銃的威力你們也見到了,其實現在完全可以大批次列裝軍隊,取代冷兵器。”

“我們沒有這麼做的原因,其一是新式火銃還在研發中。”

“現在大批次列裝這種落後火銃,過上兩年就要更換,太浪費了。”

“其二,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鋼鐵產量不夠。”

“一杆火銃,最少需要五斤鐵,多則十斤左右。”

“火炮需要的鋼鐵就更多了,少則幾百斤,多則幾千斤。”

“大明的鋼鐵產量,刨除民用的數量,還能餘出多少來打造火槍火炮?”

“現在制約大明進入火器時代的,不是火器太落後,而是鋼鐵產量不足。”

軍事的重要性大家自然知道。

火銃火炮的威力,他們更是再清楚不過。

雖然大明沒有大規模列裝火器,卻也組建了一支軍隊,名為神機營。

擁有五千六百人。

神機營的戰鬥力那是相當恐怖,如果地形合適,對冷兵器就是碾壓。

也就是野戰,騎兵能靠著強大的機動力,發起決死衝鋒,才有取勝的機會。

但傷亡也會非常慘重。

這還是用的燧發火銃,如果陳景恪設想中的定裝金屬彈和機關銃造出來,冷兵器將會被全方位吊打。

騎兵也沒用。

可以說,火器取代冷兵器已經成了必然。

而火器對鋼鐵的需求量會非常龐大,擴大鋼鐵產量已經成了必然。

陳景恪繼續說道:“火銃火炮對鋼鐵的需求其實並不算大,真正的大頭是基建,是船,是車。”

朱元璋不解的道:“基建?船?車?”

“什麼是基建?造船造車用的更多的是木頭,雖然需要鐵釘,可那才需要幾斤鐵啊。”

陳景恪回道:“基建就是基礎建設,比如修路、建房子、修築水渠、橋樑等等。”

“以前修築這些東西用不了多少鐵,可水泥混凝土需要筋當骨架。”

“現在我們用的是竹筋,只是暫時的,真正適合做混凝土骨架的是鋼鐵。”

“鋼筋混凝土,那才是真正的牢不可破。”

朱元璋眼皮子直跳,鋼筋混凝土?

只聽這個名字,就知道肯定很牢固。

可是用鋼鐵當筋骨,太奢侈了吧。

陳景恪沒有解釋太多,說了他也很難想象到那種場景,轉而說道:

“還有船,可以用木頭做船,自然也可以用鋼鐵做。”

“鋼鐵打造的船,其牢固程度是木船無法比擬了。”

“而且以鋼鐵為龍骨,可以鑄造更加龐大的戰艦,到時候長百丈的戰艦都不是稀罕事。”

“這麼大的船,一艘就需要消耗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