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6章 中央不是皇帝,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皇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好好想想,景恪的原話是什麼。”

這句話顯露出來的風格實在太熟悉了,完全是陳景恪的習慣。

只能說,她也受到了陳景恪的影響。

講道理的時候不是直接說答案,而是引導。

朱元璋回憶了一下,說道:“歷史發展是中央集權的過程,也是君主權威增強的過程。”

馬皇后說道:“對,可是這句話的重點在哪?不是君主權威增強,而是中央集權。”

“中央是什麼?是統治國家的最高衙門。”

“天子是國家的君主,是中央的最高決策者。”

“中央的權力增強,使得天子的權威增強。”

“在這句話裡,天子只是中央集團的受益者而已。”

朱元璋眉頭緊皺,他不喜歡這個答案,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那他為何還要說咱廢除丞相是正確的?”

馬皇后說道:“因為一個大中央只能有一個決策者,如此才能更好的施行政策,能更好的協調全國的資源。”

“一套是以天子為主的內臣體系,一套是以丞相為首的丞相府。”

“丞相在法理上擁有極大的決策權,完全可以視作是半個君主。”

“漢朝時期的丞相權勢最大,祭祀天地時,皇帝是主持人,丞相是副主持。”

“天子的命令沒有丞相背書,在法理上就不具備合法性。”

“丞相可以不用請示皇帝自己任命官員。”

“田蚡曾經將一個白身,直接提拔為九卿高官,整個朝堂幾乎都是他提拔的官員。”

“面對這種情況,漢武帝縱使不滿,也只能說我也想任命幾個官員,你給我留幾個位置。”

“為什麼?因為這是法禮賦予丞相的權力。”

“皇帝可以廢除丞相,卻無法剝奪丞相府的權力。”

“到了隋唐時期,丞相的權力遭到了極大的削弱。”

“首先是對官員的任命,只有提名權,沒有任命權。”

“也失去了對軍隊的指揮權,祭祀天地的資格也被剝奪,副主持換成了太子。”

“但在政務上,丞相府依然擁有極大的自主權。”

“他們可以不用請示皇帝,對許多政務做出決策。”

“所以,中央依然有兩個聲音。”

“皇帝強勢了,丞相府的聲音就弱。”

“皇帝弱勢了,丞相府的聲音就大。”

“皇權與相權爭執不斷,這不利於國家制度的制定和執行。”

“你廢除丞相,實現大權獨攬,從此朝廷就只有一個決策者。”

“朝廷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大中央。”

“大中央的好處顯而易見,這些年的制度變革是何等的激烈。”

“換成任何一個朝代,都會引起軒然大波,引起激烈的黨爭。”

“可是在大明卻都得到了執行。”

朱元璋更加疑惑:“既然有如此多的好處,為何還要強化內閣?”

馬皇后白了他一眼,道:“說點你不喜歡聽的,你以為你制定的制度很好嗎?”

“你自己數數,景恪為你的的政策做了多少修補?又重新調整了多少?”

朱元璋非常尷尬:“這也不能怪咱呀,咱每天都要處理那麼多事情,難免有考慮不到位的地方。”

馬皇后立即抓住了這句話,說道:“伱也知道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啊?”

“廢除丞相制之後,你每天吃飯睡覺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四個時辰。”

“我想見你一面都是奢望。”

“就這還是有標兒幫你分擔政務,如果沒有他,你就算十二個時辰不休不眠也忙不過來。”

“可是結果呢?國家制度錯漏百出。”

“如果不是景恪出現,我真不敢想大明會變成什麼樣子。”

朱元璋再次尷尬,不過更多的還是疑惑: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是什麼意思?強化內閣就行了?”

馬皇后終於說出最終答案:“什麼是中央?它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由很多人構成的衙門。”

“大家圍繞皇帝,各司其職,統籌管理國家大事。”

“皇帝要做的是指出方向,然後由別的官員來論證這個方向是否正確。”

“論證成功之後,就開始制定實施計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