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閒聊幾句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和大家閒聊幾句,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本書寫的很痛苦,真的。
能看到這裡的書友,應該能理解原因。
不過所幸,有大家的支援,成績還算可以,讓我有更多的動力寫下去。
我也不是不想加更,是真的做不到。
每一個觀點,都要反覆斟酌,翻閱資料做對比。
然後判斷是否可以寫。
越是重要的觀點,我就越不敢掉以輕心,連夾雜私貨都不敢做。
就怕我的私貨太片面,影響到大家。
吐槽也都是放在無關緊要的地方。
而且書裡的大多數觀點,其實並不是我自己的私貨,而是專業學者的研究結論。
我只是將他們的結論總結一下,簡單的給大家做個介紹。
歷史本身就充滿了迷霧,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讀。
我們自然也有自己的傾向。
哪個學者的觀點更符合我們對社會的認知,我們就比較相信哪一個,然後反對另外一個。
但冷靜下來想想,我們支援的結論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我們反對的解讀,就一定是錯誤的嗎?
不一定。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我有我的傾向,但也允許你有你的觀點。
不同的觀點相互印證,有時候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
在這本書裡,我採用的觀點大多有兩個標準。
第一自然是以官方為準。
還是那句話,如果官方的標準都不可信,那其他觀點豈不是更不可信?
在足以推翻官方標準的證據出現之前,我們還是儘量以官方為準。
否則這書就沒法寫了。
第二,很多事情官方也沒有定論,我一般會採用比較主流的觀點。
畢竟是寫小說,總要有個觀點。如果所有觀點都採納,那這書就沒法寫了。
所以,大家看到某觀點不符合自己的認知,還請多多包涵。
討論的時候,也請大家儘量保持冷靜。
咱們只討論事情本身,不討論別的,儘量不要上情緒。
-----------------
說起上情緒這件事情,我吐槽幾句。
西方二極體思維對我們的影響太深了。
現在的情況是,大家都比較極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網路上的爭執,十有八九就是這麼來的。
這不怪我們,因為我們也是受害者。
舉個最常見的例子:
網上的殖人經常會說,你國的這是學習外國的,你國的那也是學習外國的。
任誰看了都會血壓升高,然後去反駁。
然後下意識的認為,學習別人的優點是可恥的。
如果我們不學習別人,又怎麼會被人家從這個角度攻擊?
而這,恰恰是西方希望看到的。
他們就是希望我們變得和他們一樣狹隘。
將我們拉低到和他們一樣的高度,然後用他們豐富的經驗擊敗我們。
碰到這種人,大家不應該生氣,而是反過來嘲諷他們:
對啊,我們就是從那邊學來的,然後用這些優點去擊敗你們的爹。
誒,你氣不氣?
就喜歡看伱們這些殖人很生氣,又拿我們沒有辦法的樣子。
-----------------
我在書裡一直強調,華夏文明不同於其他文明的最大特點,是厚重、多元和包容。
我們最擅長的,是將別人優秀的東西拿過來,變成我們自己的。
然後讓我們的文化更加的燦爛,更加的多元化,更加的厚重。
這一點,是其他任何文明都無法做到的。
學習從來不是可恥的事情,喜歡學習擅長學習,更是最優秀的品質。
同樣,敢於學習別人,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能力。
西方敢承認別人的優點,敢去學習別人的優點嗎?
不敢。
文明底蘊太淺薄了,學習別人的優點會被反噬,會自我毀滅。
西方畏懼華夏文明,就是因為我們強大的學習能力和包容性。
我們有能力徹底將他們同化。
而他們只能幹看著,毫無辦法。
固步自封,不願意承認別人的優點,不善於學習的文明,必將走向極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