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勳章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9章 勳章,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好不了多少,雖然他們一直都是負責思想工作,但也只會照本宣科。
接到徐允恭的命令,他們的做法很簡單,把之前上面發給他們的教材拿出來,讀給將士們聽。
要知道,這些教材主要是用來培養他們忠君愛國的,護民方面的內容並不多。
最多也就是大家都是百姓出身,要愛護百姓,不能劫掠百姓。
別的就沒有了。
用這種教材做思想工作,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忠君愛國這一塊,大家確實挺明白的,可護民這一塊依然沒什麼人在乎。
徐允恭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大明週報的到來,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而且,陳景恪讓人不辭勞苦,將報紙送過來,目的不就是用來給將士們做思想工作嗎。
於是下令,將報紙送到各撫慰使手裡,讓他們讀給全軍將士們聽。
務必要讓他們明白朝廷的良苦用心。
事實上,撫慰使們也在頭疼。
護民是軍隊應該做的?還要讓將士們都明白其中深意?
什麼和什麼啊都是。
軍隊不都是忠君愛國、開疆拓土嗎?
護民愛民那是衙門的事情,和我們有啥關係?
不過官大一級壓死人,徐允恭的命令他們自然不敢違逆,只能硬著頭皮上。
結果可想而知。
現在上面給了教材,讓他們都鬆了口氣。
繼而好奇心就起來了,他們很想知道,朝廷到底是什麼意思。
開啟報紙一看,所有人都震驚了。
原來朝廷是這個打算,原來……軍隊還能這樣。
雖然他們水平不高,可畢竟是搞思想工作的,在很多事情上的敏感度是要超過常人的。
自然能明白朝廷這種改變的意義有多大。
但能明白,不代表就能理解。
軍隊自古以來就是用來打仗的,你們這麼搞不是不務正業嗎?
冒那麼大險,花那麼大的代價,值得嗎?
只是值不值得並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作為軍人他們要做的就是傳達上面的意思,然後去執行。
所以,在拿到報紙之後,他們立即就展開了全新的思想工作。
至於效果嗎……
只能說,有,但不多。
大家聽了,但基本沒當一回事兒。
對此,徐允恭也有些無奈,只能寫信將此事告訴陳景恪。
不過很快他就沒工夫操心這個了。
運兵船順流直下,很快就到達了應天府。
在這裡他們感受到一股截然不同的氛圍,緊張。
鄉野道路上,到處都是災民,拖家帶口向著應天府而去。
面對這些災民,徐允恭也不敢掉以輕心,他太清楚後果了。
連應天府都出現大批災民,更遑論其他地方了。
他都沒有下船,只是在船上會見了應天府的官吏,詳細瞭解了東南受災情況。
畢竟應天府處在長江南岸,能更快的瞭解東南災情。
得到詳細情報後,他按照災情輕重,對部下將士進行了分配。
然後全軍順流而下,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當神機營到達的時候,當地官吏其實也非常緊張。
一開始還以為朝廷是怕災民造反,才派人過來的。
等明白神機營的目的,有多震驚可想而知。
但比起其他地方的人,在震驚之後就是狂喜。
災禍到來,他們也想做點什麼。
可面對這種天災,他們人手實在有限,能做的不多。
軍隊到來就不一樣了,首先能保證災民不會作亂。
其次軍隊人多力量大,如果真的投入到救災中去,能做的就太多了。
所以,當他們得知神機營的目的,紛紛給予了支援。
從不多的人手裡面,抽取了一支精幹力量,配合神機營的工作。
有了當地官吏的引導,神機營的將士們,很快就投入到救災中去。
見到軍隊到來,災民都惶恐不已,以為是朝廷來驅趕他們的。
不怪他們會這麼想。
歷朝歷代莫不如此。
災民在朝廷眼裡就不算人,而是麻煩。
比起賑濟,更需要的是提防造反。
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