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5章 佈局開始,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起孟子大家先想到的是什麼?

義。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孔孟的仁義思想,可以看做是儒家的核心所在。

但是,如果將孟子和朱元璋聯絡在一起,大家會想到什麼呢?

答案是,民貴君輕。

曾經因為這句話,老朱一度將孟子攆出了文廟。

雖然後來又將孟子請了回去,但雙方之間的矛盾人盡皆知。

所以目前大明有個潛規則,在官方場合儘量避擴音到孟子。

實在避不開,也要儘可能淡化‘孟子’本身的存在。

說白了,只提思想,不說思想來自於誰。

自大明週報創刊以來,大多數先賢都被單獨點評過,唯獨孟子沒有人敢碰。

原因大家都懂。

現在突然出現大量關於孟子的文章,只要不傻都知道是什麼原因。

這是在試探朱元璋的底線。

自方孝孺和解縉重提,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沒有遭到老朱的打擊,很多人就產生了一些想法。

醞釀了這麼久,某些人終於忍不住,開始做進一步的試探了。

相關文章發表之後,朝廷依然沒有任何表示。

文人群體都喜笑顏開,形勢真的變了,我們的好日子來了。

已經有人忍不住提前開始慶祝。

有些穩重的,則已經做好了繼續試探的準備。

看看太上皇的底線到底在哪。

對於這種情況,方孝孺卻充滿了擔憂。

就算太上皇的想法有所改變,可你們也不能像今天這樣騎臉輸出吧?

換成任何君王,都無法忍受權威被挑戰。

更何況是乾綱獨斷的洪武皇帝。

恐怕要不了多久,打擊就會接踵而至。

自己率先重提‘公天下’思想,真追究起來少不了被清算。

那些人恐怕不只是為了試探太上皇,還想借助此事來打擊自己,從而打擊唯物學。

他知道,自己被別人利用了。

可事情已經由不得他。

與之相反的是,解縉非常高興。

當陳景恪詢問他的看法時,他樂觀的表示,這才是真正的尊崇先賢思想。

太上皇是心懷天下的君主云云。

陳景恪嘆息一聲,說道:“朝廷準備派人去南洋擔任督學,指導監督各藩屬國的文教工作,我準備舉薦你擔任此職。”

解縉的表情頓時僵住了,過了好一會兒重歸平靜。

竟然沒有任何抱怨,也沒有抗議,而是說道:

“為了保住我,你沒少花費心思吧?”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以你的學問和能力,擔任南洋督學綽綽有餘。”

“況且太上皇、太子都十分器重你,讓你去南洋,也是不想你被人利用。”

“希望你能理解他們的苦心。”

解縉面露感激之色,朝皇宮行禮道:“臣必不負太上皇、皇上、太子厚望。”

然後他擔憂的道:“希直兄不會受到牽連吧?”

陳景恪說道:“放心,孰是孰非太上皇心裡非常清楚,就算要懲處某些人,也不會牽連到你二人。”

“否則也不會讓你去南洋擔任督學了。”

“而且等你走後,將會由希直兄擔任翰林院學士兼週報總編輯。”

解縉也不是腐儒,馬上就從這個任命察覺到了異常,追問道:

“太上皇對儒學不滿?”

陳景恪自然不能告訴他真實意圖,只是道:

“是的,太上皇對儒生的保守多有不滿,準備動一動。”

“讓你去南洋,也是因為你和儒家關係密切,不想你夾在中間不好做人。”

解縉果然被誤導,想到了第一期國家計劃,完成度低的讓人無法直視。

應該是這一點,引起了太上皇的不滿。

畢竟老朱做事向來雷厲風行,這是有先例在的。

再加上朱標掌權期間,選拔培養了大批新式官吏。

老舊官僚不退,新式官吏就無法上位。

在他想來,太上皇應該是準備快刀斬亂麻,完成新老交替。

甚至他還想到了另外一點,陳景恪的大同世界。

一旦發表必然會遭到其他學派的抨擊。

自己和陳景恪的私交雖然很好,畢竟是儒生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