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驚歎的朱重八,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縱觀世界史,這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
由此可見,無節制的恩蔭帶來了多大的惡果。
“不論是舉孝廉還是恩蔭,亦或是徵辟,都極容易為人把控,滋養出豪強門閥。”
“只有科舉制,才能杜絕門閥的產生。”
“雖然權貴子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科舉考中有很大優勢。”
“可至少也為寒門士子留下了一條晉升道路。”
“所以,對比下來,科舉制確實是歷代以來,最優秀的選官制度了。”
朱元璋已經被徹底說服,但他嘴上依然不屑的道:
“可科舉選拔上來的,多是隻會讀書的庸碌之人,如何能靠他們治國?”
陳景恪亦認同這一點,那些讀書人科舉當了官,自己沒有能力治理一方,就只能請人幫忙。
於是師爺這個群體就粉墨登場。
可不要小瞧這些師爺,他們也會拉幫結派相互串聯。
很多時候,坐在正堂的官老爺只是他們的傀儡罷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紹興師爺了。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科舉自然也有缺點和漏洞,這就需要我們去彌補了。”
“你說的倒是輕巧,如何彌補?”
“辦法小子倒還真有一個,讓科舉取中計程車人,去地方衙門當兩年的刀筆吏,兩年期滿再授予官職。”
這是前世的考公制度,只不過前世是有兩年基層工作經驗才能參考。
現在換成考上之後要去基層鍛鍊兩年。
聽到這個辦法,朱元璋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妙,這個法子妙啊。”
“刀筆吏是最磨鍊人的地方,能考中的沒有幾個蠢人,讓他們做兩年刀筆吏自然也就懂怎麼做官了。”
不過馬上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吏的身份低賤,恐怕這些讀書人不願意啊。”
吏在宋朝之前並不低賤,很多人都是從吏做起,最後出將入相。
但到了宋朝吏轉官途徑被切斷,且一旦為吏,就不能再參加科舉。
所以吏就成了讀書人不屑為之的低賤工作。
哪怕只是讓他們去做一時的吏,也是不願意的。
陳景恪輕笑道:“此事好辦,讀書人最喜歡折中了。”
“比如我們要求在牆上開個窗戶,大家都反對;如果我們提出要扒開屋頂,大家就同意開窗戶了。”
“科舉也是一樣,先告訴大家,考中之後一律從刀筆吏做起。”
“等大家都反對的時候,再告訴他們,去做兩年刀筆吏磨鍊。”
“如果他們還不答應,那這科舉不開也罷,到時候大家就都會同意了。”
朱元璋秒懂他的意思,笑道:“哈哈……你小子夠陰損,不過咱喜歡。”
陳景恪等他笑過,忽然嚴肅的道:“然之前的科舉制還有一個很大的漏洞,以及一個很難避免的惡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