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聖人言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聖人言,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伴讀,是有權利監督太孫學習的,還有義務輔佐他學的更好。
所以回來之後,陳景恪就找到朱雄英:
“太孫,今日課程你可能聽懂?”
朱雄英說道:“之前啟蒙先生講過幾篇論語,其中就有這一篇,倒是能聽得懂,但也生出了許多疑惑。”
“哦,不知是何疑惑?”
“聖人之書教人向善,那些讀書人做了官,為何會變成貪官汙吏?”
陳景恪很是意外,沒想到他竟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不禁也陷入了思考,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倆,終於忙完想來問問朱雄英白天學的怎麼樣,還沒進門就聽到了這個問題。
朱元璋伸手攔住朱標:“先等等,咱想聽聽陳景恪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朱標心下很不以為然,陳景恪確實很有些見地。
可人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事精通。
他已經在醫術上做出瞭如此成就,還對歷史有很深的研究,難不成在學術上還能有研究不成。
但自家父親都發話了,他也只能停了下來。
屋內,陳景恪並不知道外面有人偷聽,思考了一番才說道:
“學聖人言會經歷三個階段。”
朱雄英疑惑的道:“不知是哪三個階段?”
之前可從未有人和他說過這個啊。
“相信,質疑,再相信。”
“啊?”朱雄英更是疑惑:“不知是何意?”
陳景恪解釋道:“人之初猶如一張白紙,不能言不能行,需要一點一點認識這個世界。”
“那麼就需要一個標準來告訴大家,何為善何為惡,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能做的。”
“這個標準就是聖人言。”
朱雄英撓撓頭,顯然沒有聽懂。
陳景恪想了一下道:“舉個例子,先秦時期曾有以人肉為食者。”
“還曾有人祭,就是將活人殺死祭祀蒼天。每逢祭祀,都要殺死數千人。”
“當時的人視之如常,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
“後來聖人言,當物傷其類珍視生命,吃人、人祭、殉葬皆非正道。”
“從此之後,大家就不再吃人,也不再行人祭。”
“這就是聖人立下的標準在引導大家。”
朱雄英恍然大悟:“我懂了,聖人說這是惡的,我們才知道是惡的。聖人說這是對的,我們才知道這是對的。”
外面,聽聞此言,朱元璋發出無聲大笑。
壓低聲音道:“標兒你聽到沒,你聽到沒,咱乖孫的悟性就是高,像咱。”
朱標也很高興,不過聽到老爹的話,很是無語。
你這是誇孩子呢,還是在誇自己呢。
陳景恪驚訝不已,這小子的悟性也太高了吧。
“對,正是如此。”
“所以我們初學聖人言,要相信它,視之如圭臬。”
得到誇獎朱雄英很是開心,隨即又問道:“既然聖人言是對的,為何還要質疑呢?”
陳景恪回道:“因為隨著年齡長大,見識越來越多,你會發現這個世道和聖人所言並不相同。”
“就如你方才所說,按照聖人言行事,天下早就太平了,為何還會有那麼多貪官汙吏?”
“是人心壞了,還是聖人言有問題?”
“閱歷越廣疑問就越多,伱自然而然的,就會進入質疑階段。”
朱雄英畢竟年齡還小,並不是很能聽得懂這番話的意思。
但也隱約明白,聖人言和世道是兩回事兒。
“那為何要再相信呢?”
陳景恪繼續說道:“等你開始質疑聖人言,就會思考,用自己的辦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然後你就會發現,解決的辦法全寫在經書裡。到了這一步,就可以稱之為大儒了。”
“有些人想不到解決辦法,又不願意再相信聖人言,就會墮落。”
朱雄英不服氣的道:“可是那麼多人學了聖人言,世道也沒變好啊,難道不是聖人言有問題嗎?”
小子不錯嗎,這就開始質疑了。
陳景恪笑道:“如果你能拋開聖人言,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之法。那麼恭喜你,已經是新的聖人了。”
朱雄英傻眼了:“啊?這……這……”
朱元璋和朱標也陷入沉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