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新篇章,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送走朱元璋,陳景恪將方才的事情回憶了一遍,發現沒有什麼紕漏就放下心來。

今天他確實是有意展現自己的能力,目的自然是獲得朱元璋的認同。

太孫伴讀的位置太敏感,現在他的身份還沒有公佈,等大本堂正式開課就瞞不住了。

到時必然會有人找茬。

有了朱元璋、朱標的認可,就不用擔心丟失這個位置。

不過他也深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以後會繼續藏拙,直到需要展露爪牙的那一天。

時間又過去了五天,陳景恪大多數時間都躲在房間裡。

不是編寫醫書,而是思考具體該給朱雄英講什麼東西。

思考之後,他決定給朱雄英講兩樣東西。

其一講史,其二基礎知識科普。

講的太多太深也沒什麼必要,朱雄英沒時間學,朱元璋也不一定願意讓他學。

況且朱雄英是太孫,不是科研人員也不是文學家,沒必要研究那些東西。

只需要瞭解是怎麼回事兒就足夠了,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有了這個認識,他很快就制定了框架。

這幾天他也沒忘了給馬秀英複診,藥方再次進行了調整。

且經過幾日服用醋酸鈣和阿膠,她腿抽筋的毛病基本被控制住了。

雖然偶爾還是會抽筋兒,但頻率已經很低,且也沒那麼痛苦了。

這種明顯的改變,也讓朱元璋和馬秀英更加相信他的醫術。

之前雖然也相信了陳景恪的診斷,但她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服藥前和服藥後,也沒有什麼差別。

這難免會讓她心生忐忑,藥有用還是沒用?自己的病是嚴重了還是減輕了?

現在有了對比,她心中的忐忑也就消失了。

但這種變化,也讓她更加的小心,日常完全按照陳景恪的交代去做,不敢大意。

以防自己疏忽導致病情惡化。

病人如此配合自然是好事,但過猶不及。

陳景恪反過來安慰她,不用緊張,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他說的只是一個參考,大差不差就行了。

馬秀英雖然嘴上答應,但依然嚴格按照他的吩咐去做。

陳景恪也就沒有再勸,對方是誰,馬皇后,豈會因為這點小事給自己搞出心理問題。

就在第五天,陳景恪又去了一次葉府,為葉雲流做複診。

葉兌的態度非常親切,雖未到大門口迎接,但也迎到了大堂門口。

這已經是很隆重的迎接方式了。

只看他的態度,陳景恪就知道葉雲流的病情有所好轉,心中也鬆了口氣。

有效就好,若是無效,他也束手無策了。

葉雲流的狀況看起來不錯,面色已經和常人差不多,胃口也有所恢復。

就是還有點輕微便秘,不過已經不影響排便。

陳景恪為其做了一番檢查,得出結論:

再有七天左右即可康復,然後再服藥三天穩固一下就可以了。

葉兌徹底放下心來,再次表示了感謝,並贈給他一本親手書寫的《易經注》做謝禮。

這就相當於是將自己對《易經》的理解,也全部贈送給了陳景恪。

可謂是非常厚重的謝禮了,陳景恪再三推辭才不得不接下來。

之後三人閒聊了一會兒。

陳景恪得到了兩個訊息:

其一,葉雲流身體已經無礙,葉兌也終於有心思做別的事情,這兩日大本堂就可以開課了。

其二,葉雲流也會去大本堂讀書,同去的還有好幾名公卿子弟。

不過這些人只能算是太孫同窗,不算伴讀。

這兩個訊息都是意料中的事情,所以他並未感到驚訝。

倒是葉雲流,問了他很多問題。

小朋友對救命恩人既感激又好奇,實在是他的經歷確實挺傳奇的。

陳景恪還是很擅長和小朋友打交道的,沒聊幾句就獲得了葉雲流的好感。

這小子也不知道是大病初癒還是本性就是如此,文文弱弱的。

說話也慢里斯條,書卷氣很重。

和朱雄英剛好相反,那位太孫可是相當活潑的。

聊了一會兒,他就很識趣的起身告辭。

葉兌略微挽留,就讓葉雲流代為送客。

回到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