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老朱的文學天賦,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陳景恪語氣平淡的說出了這句話。

方孝孺卻肅然起敬:“景恪之志向高遠,讓某欽佩。”

這句話都快被讀書人說爛了,但又有幾個人把它當真了?

可他卻知道,陳景恪不是隨口說說,而是把這句話當真了,並身體力行的踐行著。

陳景恪只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他向來以為,這句話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追求。

雖不如橫渠四句振聾發聵,但蘊含的意境卻遠遠過之。

能力不足時就管好自己,經營好自己的小家,能力足夠時就治國平天下。

不論是普通人,還是胸懷天下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當然,他所追求的‘平天下’,和儒家所謂天下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眼中的天下是整個地球,他要做的也不是在中原之地,實現什麼聖王之治。

而是走出這塊土地,與世界各個文明爭鋒。

讓華夏文明成為地球最璀璨的那顆明珠。

這些都不足為外人道也。

說了他們也不會懂,只會迎來嘲笑。

慢慢的去做,總有一天會讓所有人都明白我意。

之後方孝孺重新講了自己的心理路程,並做了自我檢討。

“……倒也談不上後悔,就是覺得影響到大家,有些愧疚。”

陳景恪倒是能理解,安撫道:“天才和魔鬼只有一線之隔,所幸你找回了自我。”

“渡過此劫,未來成就不可限量。”

方孝孺也看開了,釋然道:“但願能不辜負景恪的期望。”

陳景恪點點頭,轉而說道:“你接下來有何打算?”

方孝孺想了想道:“回去繼續編寫華夏簡史。”

“您說過,趁著編寫華夏簡史的機會,將自己對歷史的瞭解做一個梳理。”

“之前我誤入歧途,曲解了您的意思,這次準備好好去做。”

陳景恪欣慰的道:“如此也好。讀史可以明智,將歷史梳理一遍,有助於你找到自己的道。”

想了想,他又說道:“陛下讓編寫華夏簡史的目的,想必伱也瞭解。”

“我怕那群儒生太過於傲慢,最後弄巧成拙。”

“你多看著點,別讓他們胡來。”

方孝孺頷首道:“你放心,此事交給我,現在那群人可是很怕我的。”

“大不了我再給他們裝瘋賣傻,嚇也嚇死他們。”

陳景恪啼笑皆非,這也算是意外收穫了吧。

可別覺得兒戲,對付那群儒生,很多時候耍無賴比講道理,甚至比武力威懾還有用。

反正方孝孺已經‘瘋’名在外,只要朱元璋不發話,誰都拿他沒辦法。

而在這件事情上,朱元璋自然是樂於見成的,又怎麼會將他弄走。

又談了許久,方孝孺才起身離開。

陳景恪一直將他送出門外,目送他離開才返回。

剛坐下,朱雄英就推門進來,敬佩的道:

“景恪大才也,一席話就助他擺脫心魔。”

——

朱元璋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四個大字:君子慎獨。

朱標讚道:“好字,爹這一手字不弱於當代大家。”

朱元璋得意的道:“那是,咱也就是小時候窮讀不起書,要不然高低也是一代文豪。”

朱標深深以為然,老朱的天賦確實高。

半路才開始學習讀書寫字,一邊打仗一邊學習,還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如果從小就刻苦鑽研,真不敢想成就能有多高。

朱元璋將筆放下,道:“去查亞歷山大和第歐什麼的傢伙,看看是否真的有這兩個人。”

陰暗處一個聲音回道:“是。”

對此朱標毫不意外,老爹手下除了錦衣衛,還有一幫子人。

平日裡主要是用來監視錦衣衛的,偶爾處理一些隱秘之事。

毛驤已經失去信任,真正隱秘的任務不再交給他們,都改由這些人去查了。

甚至朱標自己手下,也有一條專屬於自己的情報網。

只不過他的情報網功能比較單一,就是單純收集情報的。

這時朱元璋問道:“聽說有人在打壓寶鈔價格?”

朱標表情不變,說道:“嗯,有一些人想壓低價格大肆收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