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大戶就是養肥的豬,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景恪的畫外音,是讓這個新機構自己去查這個案子。

可是敢造假鈔的都是亡命徒,沒有一定的武裝力量,是查不了他們的。

武裝力量在任何時候都是敏感的,給寶鈔管理衙門一支這樣的力量,那意義就完全變了。

朱元璋的表情也凝重起來。

陳景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殿下可知私鑄錢幣之事為何屢禁不止?”

朱標回道:“利潤巨大。”

陳景恪卻說道:“不盡然,朝廷對此事不夠重視,或者說治理不得法,才是私鑄氾濫的根本原因。”

朱標皺眉道:“大明律規定,私造寶鈔者斬,私鑄錢幣者絞……這還不夠嚴厲嗎?”

陳景恪搖頭道:“有法而不執行,約等於無。朝廷只制定了律法,卻並沒有想過如何更好的執行。”

“我知道,朝廷每隔幾年都會督促各衙門,打擊私鑄錢幣之事,每次都收穫頗豐。”

“可是衙門的主要職責是治理地方,而不是打擊鑄私錢。”

“這屬於他們職務之外的工作,朝廷督促的時候他們就去做一下,朝廷不督促他們就不管了。”

朱標沉默了,因為真相確實如此。

朱元璋緩緩點頭,道:“所以你想組建一個機構,專門用來打擊鑄私錢是嗎?”

陳景恪道:“陛下英明,就是如此。新衙門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打擊鑄私錢,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權力。”

“而他們的升遷,也只看打擊鑄私錢的成績。”

朱元璋和朱標都陷入了沉思,這個思路他們之前從未想過,但確實很有道理。

可一個新機構,尤其是掌握武裝力量的機構,太敏感了。

他們要好好衡量一下其中的得失。

陳景恪也知道他們的擔憂,於是又丟擲了另外一個砝碼:

“陛下、殿下,還記得之前我們討論過的賦稅問題嗎?”

父子倆愣了一下,賦稅問題?

想起來了,大戶會想辦法將自己該交的稅,轉嫁到百姓頭上。

在土地兼併的情況下,百姓很快就會被榨乾最後一滴血。

到時候百姓活不下去,朝廷收不上來稅也難以為繼。

可是,為何他突然重提這個問題?

和這個管理寶鈔的新機構有什麼關係?

朱標似乎想到了什麼,若有所思的道:“讓新衙門暗中調查地方大戶,確實有助於朝廷瞭解地方情況。”

“但他們沒有行政權,也無法阻止大戶轉嫁賦稅問題吧。”

朱元璋卻露出瞭然之色,說道:“你想讓這支武裝力量去問大戶收稅是嗎?”

陳景恪驚訝不已,這麼快就想到了,果然不愧是老朱啊。

“陛下英明,就是讓他們去問大戶收稅。”

“還是那句話,他們沒有任何行政權,只有收稅的權力,而且只能問擁有一定資產的大戶收稅。”

“朝廷可以規定,他們追繳的稅款,一半歸他們自己,一半上繳國庫。”

“如此,我相信他們會拼了命的去查那些大戶。”

朱標恍然大悟,他也終於明白了陳景恪的真正謀劃,不禁說道: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原來如此。”

如果朝廷直接說,我要建立一支武裝力量,專門用來問大戶徵稅。

那必然會引起全國上下的一致反對。

就算朝廷強行組建了,估計這個新部門的成員,連衙門大門口都出不來。

敢出門就會被人弄死。

現在先以打擊鑄私錢的名義,將這個機構組建起來。

這是個很正當的理由,打擊鑄私錢歷來是一件大事。

沒有人會懷疑。

等機構組建完成,並將當地的情況基本掌握,再搖身一變。

俺們不裝了,俺們是收稅的。

到那個時候,地方勢力再想針對他們也晚了。

而且這裡面還存在一定心理因素。

這個機構突然出現,大家會出現應激反應,集體針對。

當習慣了它的存在,就算再怎麼恨它,也很難組織太多人一起去針對。

這一點老朱是最清楚的,錦衣衛一開始也不是幹這個的。

等大家慢慢習慣了這一支力量的存在,突然就掛牌成立了。

群臣就算再不願意,也只能捏著鼻子接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