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醉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3章 神秘引力波,恆星不熄,清歌醉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當調查工作難以繼續之時,調查組組長吳康部長收到了一個視訊連線請求,該視訊連線請求來自已退休的天體物理學泰斗曹若朗院士。 “尊敬的吳康部長,您好!我在家裡看到了有關報道,如果空天艦失事原因難以查清,請試著考慮另外一個方向——引力波。” “曹院士!您好!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說法我聞所未聞,不知您能否參加我們的工作會,也給我們補上一課?” “好吧!信任老朽的話,我就說說我的考慮。” 吳康馬上組織了一場視訊會議。所有調查組成員悉數參會。 一番客套後,曹若朗院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說來也巧,我在空間與天體技術研究所有幾個學生,他們的研究方向就是引力波探測以及引力波應用。據我的學生們說,在空天艦發生事故的相同時間段,他們的測試儀器檢測到了較強的引力波,而且,引力波居然來自兩個不同的引力波源。” 吳康說:“曹院士,這我就想不通了,引力波為什麼能只毀壞了那兩艘空天艦?而星球上的那麼多戰艦卻完好無損?” “哦——我估計,可能是這樣,引力波是時空漣漪,能夠造成空間彎曲效應。引力波是一種特殊物質波,是波就有發生干涉和衍射的特性,如果有兩幅來自不同引力波源的引力波在某個空間交匯疊加,勢必會發生區域性波的干涉,干涉的後果有兩個,增強和消減波的振幅,就會導致空間激變,換句話說,也就會導致該空域物體的尺寸,相對於正常尺寸發生變化。 干涉後的引力波振幅越大,空間扭曲或彎曲的變化就越大,如果那三艘戰艦正巧處於振幅增強的空間,那麼強大的空間彎曲效應,會讓大尺寸的戰艦區域性結構遭受難以想象的扭力或剪下力,這樣的扭力和剪下力,可輕而易舉撕碎大型戰艦。” 會議系統裡傳來一陣唏噓聲。 有人問:“曹院士,尺寸小的戰艦反而更安全嗎?” 曹院士答到:“在引力波中的戰艦一般是這樣?” “請問造成此次事故的引力波到底來自哪裡?” “我詢問過我的學生,他們說,一個引力波源未知,另外一個引力波源大約在獵犬座方向。” “未知?” “什麼?”會議系統裡再次傳來一片嘈雜聲。 曹若朗院士馬上補充道:“哦,是的,準確定位引力波源的位置還是個難題,但是,引力波干涉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在星際旅行中,引力波干涉或能成為潛在威脅,所以,我提議星球加強對引力波有關問題的研究。 目前,我星球關於引力波的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如果研究獲得進展,它甚至可以用來開發成空間武器。” 會議系統裡再次產生強烈反響。 視訊會結束了,引力波的概念深深烙印在了調查組成員的腦海中,很快,飛船失事原因也就有了定論。 無論管委會還是有關部委,都認識到了引力波研究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求證事故原因,並提升對引力波的理論研究水平,管委會責成星際發展事務部加大對引力波問題的研究投入。 曹若朗院士被任命為引力波探測專案的首席專家,空間與天體技術研究所和教會主導的‘天使之吻’計劃技術團隊共同承擔研究任務。 而具體研究內容由空間與天體技術研究所所長丁聰和‘天使之吻’計劃的總工程師薩基哈共同負責。 有了管委會的資助,研究工作的基礎條件必將得到大大加強,引力波研究有關的裝置和裝置也將更加完善,聯合專案組對引力波的空間監測能力必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場飛船事故卻意外引起了星球對引力波問題的重視。從這個角度說,三艘空天艦的失事也算略有回報。 引力波問題剛剛被確定為重點研發方向,基礎條件還在持續補強時,監測系統就有了重大收穫,技術團隊監測到了兩個較強的引力波訊號,令人不解的是,其中一個訊號居然來自地球方向。 隨即,研發團隊對接收到的引力波訊號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讓人振奮,但,很快也引起了團隊成員的不安。 透過對引力波訊號時間間隔來分析,探測到的兩個不同源的引力波訊號似乎存在某種關聯性。具體來說,兩個訊號似乎在呼應,或者在交換資訊。 專案負責人丁聰是曹若朗院士的學生,丁聰第一時間把最新的發現通知了曹若朗院士。 “曹老師,我們似乎有了一些不可思議的發現,大家認為那很不正常。” “丁聰啊,說說看有多麼不可思議!” “我們昨晚檢測到了兩個不同源的引力波,振幅一強一弱,頻率存在某種關係,一束引力波似乎從火星軌道附近的時空隧道中傳來,另外一束引力波從地球方向傳來。” “這有什麼?正常啊!” “可是,經過我們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兩個引力波在出現的時間上呈現一定規律性,很多時候,它們交替出現,互不重疊,似乎是在彼此交流資訊。” “啊?這確實不同凡響,難道宇宙中真有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