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不,不。是這個藥羅葛骨力裴羅王子要向咱們大唐天子叫一聲‘爺爺’了,哈哈!”

……

百姓們議論紛紛,興高采烈。

李隆基聽到了百姓們的議論聲,別提有多高興了。不單單是大唐連勝了兩場,最關鍵的是,李子嶠贏了。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大唐後繼有人啊!

事實上,自從李隆基的兒子們都莫名其妙的死去之後,雖然李隆基明白這是武慧妃害死的,但是在民間看來就是李隆基的殺孽太多,以至於遭了天譴。

現在可好,雖然李子嶠不一定是自己親生的,但那又如何?有這麼一個英武的兒子繼承了自己的事業,這輩子也算值了!

想到這裡,李隆基站起身來道:“好!朕說話算話,從今天起,你就是朕的太子,朕百年之後,你就是這大唐江山的主人。”

冒牌李子嶠跪倒在地,道:“謝父王!”

“好啊!天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恭賀太子殿下!”

“參拜太子殿下!”

百姓們亂亂哄哄跪倒在地,給李子嶠行跪拜之禮。

大唐的喜事對於回紇來說,當然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此時,藥羅葛骨力裴羅的心中無比的鬱悶,他心中暗自琢磨:好吧,好吧,就剩下最後一局了,這次我們回紇人贏面還是頗大的,可要全力以赴。

想到這裡,他來到李隆基的面前道:“啟稟陛下,我們回紇準備的第三道題目就是,和大唐沙場爭雄。”

“啊?”李隆基微微一愣,道:“怎麼?你們回紇要掀起一場和我們大唐之間的戰爭嗎?”

“當然不是。”藥羅葛骨力裴羅解釋道:“由我們回紇和你們大唐各選出三百人來戰上一場,哪邊贏了,第三局就算哪邊勝利。”

“每邊選出三百人,哪邊贏了就算哪邊勝。”李隆基暗自琢磨,回紇人殺伐驍勇,如果說兩邊兵力相等的話,還真難說怎樣怎樣就能必勝。

他看向身邊的崔耕道:“越王,你覺得這第三場,我們該怎麼比試呢?”

崔耕暗暗琢磨:壞了,我這些年來,把歷史記載中,李隆基手下應該有的名將都劃拉了個差不多。人家回紇這邊卻是人才濟濟。

咱不說士兵,光說將領,大唐這邊兒就幾乎佔著絕對的略勢。

對了,這話也不算完全準確,現在不就有兩個現成的嘛,一個是張巡,一個是李光弼。

張巡,雖然在歷史上出名的名將,但是他成名之戰都是守城,在這種場合肯定是不合適了。再說了,他現在只擔任過縣令,沒擔任過軍職,就陡然讓他指揮戰鬥,興許達不到歷史上的程度。

李光弼就不一樣,他本來就一直在羽林軍中擔任昭武校尉,手下的幾百士兵都被他訓練很久了。理應能發揮巨大的效果。

想到這裡,崔耕道:“陛下,我覺得這事不難辦啊!”

李隆基道:“不是……朕不是說好辦不好辦,而是想要越王參考參考到底派哪路兵馬參戰。”

崔耕道:“陛下,您太看得起回紇了,還哪路兵馬參戰?對付回紇人還用得著正規兵嗎?”

藥羅葛骨力裴羅怒道:“越王千歲,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崔耕道:“沒什麼意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本王以為對付你們回紇人,用不著我們大唐的正規軍。”

說著話,他往四下裡看了一圈,高聲道:“對付回紇軍,一名我大唐縣尉足矣啊!”

“縣尉?”李隆基多聰明啊,聞絃歌知雅意,道:“越王的意思是……萬年縣縣尉李光弼?”

崔耕道:“正是此人,用李光弼對付回紇,必能萬無一失。”

藥羅葛骨力裴羅才不管崔耕這邊是出動縣尉還是校尉呢,他說道:“好!咱們這第三場比試肯定不能在這彩臺上了,不知道越王在何處舉行?”

崔耕道:“三日後,在教軍場舉行,不知道藥羅葛骨力裴羅王子以為如何?”

“就依越王所言。”

……

……

萬寧縣衙內。

李光弼正坐在自己的房間內一個人喝著燜酒。

沒辦法,崔跟的面子可以用一時不可用一世。

他自己在做左羽林將軍時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了。現在萬寧縣衙內,誰敢親近他李光弼,以至於幾乎成為長安城內所有官員的敵人呢?

所以李光弼幾乎成為萬寧縣衙內的隱形人。沒人請示,沒人彙報,也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