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現在崔耕面前之人,正是渤海國乞乞祚榮之二公子,大門藝。當初在李隆基的封禪大典,以及和契丹的盟親之禮上,大門藝和崔耕見過兩次,沒什麼交情。
不過現在,他卻理直氣壯地道:“越王千歲,這就是您的不對了不是?什麼叫不熟啊?當初在封禪大典上,我可是給足了您面子。難道您就不該投之以李桃,報之以瓊瑤?”
崔耕多他絲毫不假以辭色,冷笑道:“少來這一套!大門藝,你要是真想活命,就跪下來,叫聲叔叔。看在你爹的面子上,我勉為其難地保你不死。但是,你要是再給本王裝這個大瓣蒜,搞什麼君子可欺之以方的話,你的事兒我可就不管了。”
“啊?您都知道了?”
大門藝先是面色驟變,緊跟著“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道:“小侄參見叔叔,叔叔啊,您就是我的親叔叔,您可得給我做主啊!”
“嗯,起來吧。”崔耕更是感到一陣膩歪,道:“到底怎麼事兒,說說吧。”
“您不是都知道了嗎?”
“嗯?”
“好吧,我說。”
事實上,崔耕的知道,和大門藝所謂的知道,完全不同。如同知道李可折很容易被勸降一樣,崔耕是根據歷史的記載。
在渤海國開國之祖乞乞祚榮死後,國位由長子大武藝繼承。
當時渤海國掌控政~權的是粟末,另外還有大量的漢人、奚族人、契丹人、高句麗人、突厥人,乃至一些處於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叫不出名字的小部族。其核心人口族,佔全國人口的比例並不高。
這樣,渤海國就看上了同出一源的黑水,想將其併入渤海國。但是,黑水獨~立地好好的,也不樂意自己被人吞併啊,就和大唐眉來眼去的。
最終,在渤海國的逼迫下,黑水族派人向大唐朝貢,並且請求冊封。
這樣,李隆基封黑水之主倪屬利稽為黑水都督府大都督以及黑水國王,黑水國各部首領皆為一州刺史。
眼瞅著煮熟了的鴨子要飛,大武藝可受不了了。宣稱黑水國瞞著自己去覲見李隆基,就是為了和大唐一起,夾擊渤海國。當即,派自己的弟弟大門藝與舅父任雅一起發兵征討黑水國。
大門藝性子綿軟,害怕得罪唐朝,反對出兵。但大武藝一意孤行,演變成一場衝突,最後大門藝逃往大唐避難。
大武藝不依不饒,直接上表,向李隆基要人。
李隆基不想和渤海國發生衝突,一方面對渤海國使者宣稱大門藝已經死了,一方面讓大門藝前往安西任職。
沒想到,這事兒被渤海國使者知道了,直接向李隆基要人。李隆基沒辦法,只得宣佈要把大門藝流放到嶺南道。
大武藝得到訊息後大怒,和大唐開始了連綿數年的戰爭,甚至派刺客到洛陽刺殺大門藝。李隆基大怒,這回也不讓大門藝去嶺南道了,直接封他為左監門衛大將軍,就在朝廷任職。
不得不說,李隆基這事兒辦的太不地道了,堪稱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你要是真有大唐天子的氣度,人家大門藝是因為忠於大唐遭難的,你就應該下旨斥責渤海國,甚至讓大門藝代替大武藝為王。至不濟,嚴辭斥責大武藝,高~官厚祿封賞大門藝也成。
你要是怕了渤海國,就把大門藝宰了,也免了連綿數年的戰爭、
這回可好,面子全丟了,裡子也沒有保住。甚至說,大武藝因為李隆基的軟弱應對才有了侵唐的想法,也不為過。
今天崔耕一見大門藝,就想到了這檔子事兒,猜測是不是大門藝和他哥鬧矛盾了。
一問之下,果不其然。
自己死而復生,乞乞祚榮年歲大了,受得驚訝不輕,沒多久就撒手人寰,長子大武藝繼位。
大門藝因為黑水國之事,和哥哥大武藝爭執。大武藝欲殺大門藝,大門藝逃亡大唐。
大武藝派遣使者,要李隆基交出大門藝。
從這裡以後,歷史發生了點小小的變動,李隆基既不想得罪渤海國,又不想不顧臉面的把大門藝交出去,就給大門藝出了個主意,讓他趕往嶺南道,投靠自己。
並且,在大門藝走了三天後,毫不猶豫地,把這事兒通報給了大武藝。
現在大武藝的使者,恐怕就在前往嶺南道的路上。
擦!擦!擦!
崔耕聽完了大門藝的介紹後,鼻子險些沒氣歪了。
他暗暗尋思,李隆基啊,李隆基,你也太能甩鍋了吧?好麼,契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