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日後,崔耕的營寨內一片縞素,哭聲震天。很顯然,一代人傑,有“崔青天”之稱的越王崔耕,就此與世長辭!
……
……
這時候,八百里加急的驛馬就太慢了。“撲簌簌”十數只信鴿沖天而起,將這個訊息傳遍了天下勢力。
洛陽,皇宮,煙波殿。
哈哈哈~~
李隆基的笑聲從來沒有這麼爽朗過,道:“多行不義必自斃!多行不義必自斃!想不到啊,那崔耕竟然也有今天!此事應廣告天下,普天同慶。”
宋不由得翻了個白眼兒,暗忖道:什麼啊?人家崔耕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明明是被你和契丹聯手害死的好不好?聯合外族對付本族,說得好像有什麼光彩似的!
然而,事關“政治正確”,宋總不能把這話說出來。
宋不願意看李隆基那副得意的模樣,進言道:“崔耕雖死,但是契丹還在!難不成,咱們真的把幽州、營州等州,割讓給契丹?”
李隆基道:“當然不是。契丹撮爾小國,竟敢冒犯天威,待朕騰出手來,定將幽、營等州全部收復!我還要將那李娑固抓來洛陽,給朕跳舞!”
“那好啊!”宋道:“幽雲各州落於契丹之手,百姓苦不堪言。他們望朝廷之兵馬,有如嬰兒盼父母,大旱望雲霓。如今越王已去,朝廷沒了後顧之憂。還請陛下盡起大軍,攻伐契丹!一次不成就兩次,兩次不成就三次,早日解百姓於倒懸啊!”
“這個麼……”李隆基面色有些尷尬,道:“此事恐怕……那個……要從長計議!”
“從……從長計議?”宋大惑不解,道:“這事兒到底該怎麼辦,那不是明擺著的嗎?還從長計議個啥?”
咳咳~~
正在這時,新進得勢的宰相李林甫,突然輕咳一聲,開口了。
“宋相,你年紀也不小了,怎麼那麼不曉事?”
“啥?我……我不曉事?”宋又驚又氣,萬沒想到,這個稱號會有朝一日,落在自己的身上。
李林甫振振有詞,道:“你就是不曉事!崔耕一死,那就完了嗎?哪的事兒啊?他在嶺南道的兒子,能有十幾個。隨便找出一個來,就能繼承王位。崔耕的手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安祿山、郭子儀、張守、封常清、哥舒翰……這些人,哪個是好相與的?沒有這些人,崔耕能夠半月平契丹?可以說,即便崔耕死了,嶺南道照舊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宋道:“可……可是……崔耕一死,這嶺南道的實力,至少減了五成啊!”
李林甫惡狠狠地道:“你也知道,崔耕一死,嶺南道的實力得降五成啊!沒錯,正是如此。也正是因為如此,咱們才要趁他病要他的命,兵發嶺南道!”
“那契丹……”
“崔耕仍有五萬大軍在幽州境內,所以,此時朝廷非但不能削弱契丹,還得藉助其兵力,攻伐崔耕遺留的大軍。如果有必要的話,就算再割幾個州府給契丹,又有何妨?”
“什麼?再割幾個州府給契丹,又有何妨?再割幾個州府給契丹,又有何妨?”
宋唸叨了幾句,偷眼望去,卻見御座上的李隆基頻頻頷首,似乎頗為同意李林甫的主張
霎時間,他直感到血往上湧,一口氣沒上來,好懸沒暈過去。
宋心中暗想,我錯了,我一直以來,完全錯了!我原本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大唐的萬里江山,必須掌握在李氏族人的手中。
崔耕就算受了再大的委屈,君要臣死,不死即為不忠,不忠即為亂臣賊子。
但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
那李隆基、李林甫,只管自己的權位,何嘗管半點百姓的死活?
輕輕地一句“再割幾個州府給契丹,又有何妨?”,不知有多少百姓要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這樣的朝廷,這樣的宰相,乃至於……這樣的皇帝……要他何用啊?
我宋高處廟堂,與之為伍,簡直羞辱了“人”字兒這一撇一捺!
聖人云:邦有道,谷。邦無道,恥也!宋啊,宋,現在到了檢驗你是不是聖人門徒的時候了!
想到這裡,他苦笑一聲,道:“李相高見,高見啊!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要不是聽您的點播,險些誤了國家大事。既如此……我宋還有何面目,高居相位,尸位素餐呢?”
說著話,宋一伸手,將頭頂的烏紗摘了下來,磕了一個響頭,道:“陛下有林相輔佐就夠了,微臣……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