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6章 害民括田法,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夥計冷哼了一聲,滿臉仇恨的望著崔耕,怒聲道:“你到底幹了什麼,心裡就沒點數?多少百姓,被你逼得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不等崔耕回答,那個穿綢裹緞的老農連忙接話道:“誰能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去當賊啊,這不是被你逼得沒辦法嗎?”

“就是,就是。”那沒有風塵氣的舞姬,也一臉仇恨的望著崔耕道:“若不是你把我們家的地收走了,我能如此作踐自己,做這等營生嗎?”

……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把崔耕說得十惡不赦,似乎不馬上殺了,都對不起天下蒼生似的。

恍惚間,崔耕都有種錯覺,自己是不是還有另外一種人格,一直在利用自己的權勢做壞事?

但仔細一想,這不純屬扯淡嗎?

但這些人在抓自己的時候問清楚了“越王崔耕”再動的手,又杜絕了認錯人的可能。

這到底怎麼回事?、

他努力從眼前這些雜亂的罪證中,整理出有用的東西來,道:“你們說的我這些罪過,是不是都跟土地有關?”

“廢話,你不收我們貧苦百姓的地,能有這事兒?我就不明白了,你們當官的怎麼那麼壞呢?怎麼就不能讓我們農人,吃兩碗安安穩穩的飯啊!”那個穿綢裹緞的老農帶著有些絕望的語氣,傷心的說道。

“我……”崔耕聽後很是鬱悶,也不再尋問其他,而是直接道明道:“咱們直說了吧,你們是不是因為“括田法”和“括戶法”?”

“你這不是挺明白的嗎?對,就是那什麼括戶、括田!這不都是你下的政令嗎?”

“當然不是我下的!那他孃的是宇文融乾的!”崔耕氣急敗壞地解釋道。

崔耕當然知道,所謂的括戶、括田是什麼玩意兒。

大唐的賦稅,總的來說不重。但是,到了地方官吏手裡,就會發生某種奇妙的變化,令百姓苦不堪言,卻又無處申冤。

實在不行了,就只能逃離本地,成為流民流離失所之人,或者逃戶在某地生活不下去了去其他地方生存。

這就給朝廷稅收,帶來了很大的問題,他在某地的戶籍上,卻找不到他的人,無法徵稅。在能徵稅的地方,卻不在戶籍,也無法徵收。

所以,要行“括民法”,讓那些逃出來的農民,回戶籍所在地去。並且,如果你是流民,官府還會免費撥給你土地。

聽起來,非常有道理。

至於括田,那就更有道理了。

某些大地主開了荒去不交稅,某些逃戶因為不在戶籍上,他們的田也不交稅,。

長此以往,國家的稅源豈不漸漸枯竭?

所以,要“括田”,把這些地該剿稅的繳稅,該歸功的歸公。

宇文融就是“括田”和“括戶”的行家,他主政之地,都會稅收大增加。

另外,那些,沒有土地,被他賜予土地的人,更是對他歌功頌德。

因為這些政績,宇文融屢屢升遷。

在宇文融為相時,他更是把這項政策推廣到全國,使國庫收入增加了一成!

但是,且慢,這天下就宇文融一個人聰明?他能想出來的政策,姚崇宋等史上明相,就都想不出來?那怎麼可能?

事實上,宇文融能力不錯,讓若為一州刺史,親自監督括戶、括田之事,就能大功告成。

但是,推廣到全國,經過那麼多無恥官吏的花樣聖手,就會成為害民之舉。

很顯然,崔耕眼前這些人都是受害者,他可不會為宇文融背這個黑鍋。

孰料,那夥計模樣的人,見崔耕推卸責任,卻怒道:“怎麼不是你乾的?這上面還寫著你的名字呢。鐵證如山,你還敢抵賴?”

“啊?我的名字?”

崔耕接過來一看,鼻子好懸沒氣歪了,但見果然,一份文告上,寫著括戶令和括田令,蓋的大印,卻是大唐尚書左僕射、中書門下平章事、越王崔耕!

崔耕弱弱地再次解釋道:“但這事兒確實不是我乾的啊!是不是……是不是搞錯了?”

“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心不死啊!你再看看這個。”

啪!

又是一摞各地的“括田”“括民”公告下來,落款都是他越王崔耕!

崔耕大概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恐怕是“括田”“括民”面臨的反對太強烈,朝廷沒辦法,非常雞賊的用自己的名義推行,實際卻是宇文融在主持,而自己卻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