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3章 嶺南成一體,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韋后正色道:“朝廷大兵壓境,嶺南道以一隅抗天下。嶺南王和不能和,戰不想戰,最終的結果,必是全軍覆沒,我等身死族滅。說我等是嶺南王殺的,過分嗎?”

“呃……”

崔耕其實早就想到過戰敗的後果,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嘛,大不了流亡海外,海外建國就是。但是,這事兒只能想不能說。離開中原的花花世界,去外邦開闢一番基業,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會願意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照樣是一種背叛。

郭元振似乎看透了崔耕的心思,道:“若嶺南王欲逃往海外,某以及安西軍,就不想奉陪了。我們安西軍,從西域被調往長安城,又被迫從長安到嶺南道。總不能死都不能死在中土吧。你若果真如此想,還請給郭某一支將令,我們自己去和李隆基拼命!”

“這……”

說到郭元振,崔耕更為理虧。

他心中暗想,在先天政變時,若無郭元振反水,自己就必死無疑。說郭元振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那毫不為過。

但人家郭元振投靠自己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李隆基死磕,以報女兒的大仇嗎?

現在可好,自己都做好了事情不好就開溜的打算了。以郭元振的性格,必死無疑!

這不算背叛什麼算背叛?而且背叛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崔耕滿臉羞紅,囁喏道:“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吧?敵強我弱,咱們死守……死守……”

“死守?”郭元振冷笑一聲,道:“兵法有云,外無必救之兵,則內無必守之城。嶺南王欲欺我乎?欺己乎?欺天乎?”

“呃,那咱們可以待李隆基主力集結之時與之決戰,一舉定乾坤?”

郭元振盯著崔耕的眼睛,道:“嶺南王真的是如此想的?李隆基可以調動天下兵馬,失敗了一次,還有兩次三次……你以弱勝強,能得手幾次?嶺南王也太小瞧天下英雄了吧?”

頓了頓,又緩和了一下語氣,道:“某也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嶺南王,你今日就對大夥說一下,可願不惜一切代價,與李隆基一戰?”

“……”望著眼前這些自己的盟友、部屬,乃至肝膽相照的兄弟,崔耕一個字兒都沒說出口。

“二郎啊!”

林知祥長嘆一聲,站起身來,道:“老夫縱橫四海幾十載,即便去海外了此餘生,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你想想,嶺南道幾百萬子民,大家吃什麼?喝什麼?縱有積儲,真能支撐得住?再者,你總不能只帶青年男女吧?海外多瘴疫之地,那些白髮老者和黃口孺子,能支撐得住?若他們出去了必死無疑,又有幾人肯跟你出海?”

張元昌應和道:“但若這些人留在嶺南道,朝廷能放過他們?你以為,李隆基像你一樣,有著……婦人之仁?”

“……”

崔耕面色驟變,還是無言以對。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說實話,林知祥和張元昌提的這個問題,他之前還真沒想過。

現在仔細一琢磨,逃亡海外之計,不知累得多少百姓慘死。幾萬?甚至是幾十萬!

自己來到嶺南道,嶺南父老夾道歡迎,以自己為王。難道……自己報答這些百姓的就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那還算是個人嗎?

吳知見崔耕終於鬆動,又加了一把火,道:“今日微臣前來,並非是為了自己,而是代表明州諸商家。他們告訴我,嶺南王絕對敗不得,要不然,朝廷秋後算賬,他們恐有抄家滅族之難。”

先天政變後,崔耕以冀王改封嶺南王,經由洛陽,被張說派人暗中使了小絆子。明州商人們不僅主動相幫,而且主動參與到海貿之中。當時是崔耕,主動提出,讓他們在嶺南道設定貿易點兒。

若李隆基滅了崔耕,那崔耕就是天字第一號的亂臣賊子,恐怕這些人都難逃“通崔”之罪。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崔耕又是於心何忍?

這還沒完,緊接著,宋根海站起身來,道:“我這一身富貴,都是嶺南王給的,還給您也沒什麼。但是,可憐我那可憐的孩兒,您那小侄子才四歲,恐怕受不了顛簸之苦,您就真的忍心?”

封常清道:“要不是嶺南王,俺早就死了二十多年了。要說為您赴死,俺絕沒二話。但是,就這麼不還手,讓人家趕下海,真不甘心啊!嶺南王,俺就不明白了,您把李隆基那孫子掀下王位,自己登基做殿,又怎麼了?男子漢大丈夫,何必那麼瞻前顧後?”

周興見火候差不多了,衝著眾人連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