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怕,這天下最不想朕死的,就是嶺南王吧?”
“陛下聖明。”
“最後,朕的身子骨兒自己清楚,即便精心調養,恐怕也沒有多長時間好活了。為了感謝嶺南王,臨死之前,朕有幾句話,想對嶺南王說一說。”
“微臣洗耳恭聽。”
“其一,嶺南王雖然春秋鼎盛,但這立嗣子之事,要早早提上日程了。你有三個正妻,甚至其中有兩個公主,還有一個當過皇后的丈母孃,這不好權衡吧?要不要朕下道聖旨,幫你來個快刀斬亂麻!”
“這個……”
李旦一提,崔耕忽然意識到,這還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以前,他是大唐的忠臣,兩個正妻的地位比他還高。再者,李裹兒那,相當於他繼了盧雄的嗣,拉達米珠那,相當於他繼了崔元綜的嗣。自己嗣子按說只能是盧若蘭的孩子,沒什麼爭執。
但是,現在,崔耕都相當於一個小號的皇帝了。兩位公主也繁華不在,她們能甘心?現在是孩子年紀小,恐怕再過個兩三年,就會展開一場場明爭暗鬥了。這是人性使然,實非人力所能扭轉。
再者,就算李裹兒和拉達米珠的孩子都深明大義,不想爭執,這不還有韋后在煽風點火嗎?另外,盧若蘭給自己生的兒子不是一個,而是三個,這本身就有爭競!
是不是讓李旦做這個惡人,直接把嗣子定下來好一些?
不過,崔耕轉念又一想,自己的嗣子相當於皇位之爭,別說李旦定了,就是皇帝定都沒用,該爭還是會爭!從秦至清,只要有皇位的存在,任你智深如海,也難以建立一個完美的制度避免爭競。
崔耕嘆了口氣,道:“那也只是治標之策罷了。此事關係重大,且容微臣細思之。”
李旦道:“那也隨你。只是,朕時日無多,嶺南王若用得到朕,還要早做決斷。”
“是。”
“朕想對嶺南王說得第二件事兒,就是……朕駕崩之後,你準備怎麼辦?”
崔耕更是一陣無奈,道:“微臣既不想與朝廷的大軍作戰,也不想坐以待斃,不知陛下何以教我?”
“朕教不了你。只是想告訴你……兄弟鬩牆,外禦其侮。若果真與朕那逆子戰起來,千萬小心,莫讓胡人趁機佔了便宜。否則,你恐怕難逃千古罵名。”
“胡人?”
李旦所指的,是指突厥、吐蕃或者新羅、扶桑。的確,李旦一死,崔耕就失去了大義,若再引發胡人入侵,崔耕在歷史上的名聲,恐怕還不如安祿山呢。至少,人家安祿山本身就是胡人,要求不能太高不是?
但是,經李旦這麼一提醒。崔耕想到的,卻是大食!
其實,無論突厥還是吐蕃,其國力遠不如大食強大。當初,恆羅斯之敗後,大唐沒有找回場子,就是因為安史之亂,大唐無力東顧。從那以後,西域百國漸漸落入大食之手,影響極其深遠。後世的人們痛恨安祿山史思明,這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李旦總會死,崔耕和李隆基之戰似乎難以避免,其規模未必就比安史之亂小了。似乎,崔耕的千古罵名,也無法擺脫!
不行!這種事兒絕不能發生!
崔耕辭了李旦,連想了三天三夜,將眾位心腹,乃是盧若蘭、李裹兒、俞鈴等人都召集起來,宣佈道:“本王心意已決,要往大食一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