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中年太監沒理他,輕咳一聲,道:“寶光大師在哪裡,您的文才,被公主評為第一!”

譁~~

中年太監這話,直如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什麼?寶光第一?”

“嗯,不錯,我也覺得寶光大師的對聯挺有哲理的。”

“兩首絕妙好詩被一副對聯壓住,這回王維和張九皋可算丟大人了,哈哈!”

……

眾士子議論紛紛,幸災樂禍。

王維和張九皋當然非常生氣,但是,在那中年宦官面前,他們總不能說玉真公主的不是吧?也只能是打落了牙齒和血吞。

可是,儘管他們自認為已經夠委屈了,那寶光和尚竟然還得寸進尺!

那中年宦官道:“好了,名次已定,請三位進玉真觀吧。”

崔耕道:“且慢!不是三位,應該是五位。”

“什麼五位?”

“貧僧和兩位師弟是一起來的,當然得共同進退。公主若要召見貧僧,就得召見我們三人。”

張九皋這回可找著機會了,怒道:“寶光和尚,你莫蹬鼻子上臉,公主說召見誰就召見誰,從無連帶一說。”

王維也附和道:“你這和尚連詩都不會寫,只因一首對聯得了公主得賞識,莫得意忘形了。”

張九皋道:“和尚,好運氣會用光的,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好。”

……

崔耕也不反駁,徑自看向那中年太監道:“到底允不允許我這兩個師弟進去,可不是那二位說了算的。還請這位公公向裡面通報一聲。”

“呃……好吧。”

說實話,中年太監也不知寶光和尚的對聯好在何處,但既然公主看重,他也不敢怠慢,趕緊入內通稟。

功夫不大,他就出來了,頗為恭敬地道:“公主請三位高僧進去。”

張九皋著急道:“那我們呢?”

“當然也進去了。”

“不是……”張九皋再也忍不住了,道:“這寶光到底何德何能?能得公主如此青睞,竟然破了規矩?”

崔耕微微一笑,道:“當然是公主見微知著,慧眼識珠嘍。”

只要進了玉真觀就算安全了。事到如今,崔耕已經全無顧忌、

他一甩袖子,口唸一詩道:“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這首詩其實是李白所作,論起文學水平來,雖算不上絕高,但絕不在剛才張九皋和王維的那兩首詩之下。

更關鍵的是,剛才王維和張九皋譏笑了半天他不會寫詩,現在可算被惡狠狠地打臉了。

“好詩!好詩啊!當在王維和張九皋之上!”

“玉真公主慧眼識珠,可笑王張二人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寶光大師得第一,實乃實至名歸!”

……

眾士子又紛紛起鬨。

張九皋用手點指著崔耕,道:“你……你……你有如此詩才,剛才為什麼不寫?”

崔耕理都不理他,邁步往前走去,道:“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此詩乃是後世才子唐寅所作,頗具禪意,文學水平相當高。尤其是“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一句,真成千古佳句,發人深醒。

現在,這句話又恰到好處地會答了王張二人的疑問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王維巔峰時期的水平不再唐寅之下,但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郎。至於張九皋,就算顛峰時期也趕不上唐伯虎啊!

崔耕此詩一出,當真是高下立判。把自己襯托為一個遊戲人間的高僧,把王維和張九皋二人,襯托成了跳樑小醜。

這二位又羞又愧,士氣低落,跟崔耕等人一起,進了玉真觀。

一間雅室內。

波斯毛毯鋪地,上好的錦緞掛牆,傢俱盡皆檀香木精雕細刻製成,價值萬貫的揚州鏡擺了兩個、

玉真公主斜倚在一張椅子上,眉目比往日柔和了許多,穿一身寬鬆的道袍遮掩小腹,赤足沒穿鞋襪,閒適近乎慵懶。

她一見崔耕進來,眼中就閃過了一絲喜欣喜。不過,還是裝作不認識,等著崔耕等人見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