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輕咳一聲,道:“如果本相沒猜錯的話,扶桑大軍已經進入我國境內多日了吧?”

吉備真備道:“不錯,正是如此。我扶桑大軍進入唐境,已經三日之久了。但我們絕對是買賣公平,奉公守法,秋毫無犯。”

王道:“既然如此,貴軍也應該對我朝的情況有所瞭解。你們不趁火打劫,我大唐就足感生情了,又怎麼可能指望你們,為我大唐出生入死呢?千萬莫告訴本相,你們扶桑人是什麼善男信女啊。”

吉備真備苦笑道:“誠然,我們知道大唐的情況。但是,王相可知我扶桑的情況?”

王模模糊糊好像意識到了點什麼,道:“願聞其詳。”

吉備真備道:“你們大唐是有亡國之憂,而我們扶桑卻已經差不多亡國了啊……”

然後,吉備真備將扶桑現在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遍。

原來扶桑的聖武天皇大建釋迦牟尼相,橫徵暴斂,引得百姓苦不堪言,不斷爆發農民暴亂,全國各地烽煙四起。

破屋更遭連夜雨。

在橘諸兄戰死之後,藤原家族對橘氏不斷打壓,引發了橘氏巨大的反彈。

橘諸兄之子橘奈梁麻呂在自己的封地上發動了叛亂,屢敗朝廷大軍,兵鋒直指京城。眼看著扶桑就有改朝換代之憂。

最關鍵的是,即便打敗了橘奈梁麻呂又怎麼樣?勝了也是慘勝。現在扶桑的國力已經被削弱到了極點。

崔耕的嶺南道早就造了無數戰船,對扶桑虎視眈眈。甚至崔耕連扶桑人的另一位天皇乃至幕府大將軍都準備好了,等崔耕的大軍到來之時,就是扶桑滅國之際。

最後,扶桑人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怎麼都是滅國,何不利用滅國的機會,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呢?

於是乎,扶桑天皇也不跟橘奈梁麻呂硬頂了,他率領五萬精銳,直往大唐,投奔崔耕而來。

王聽到這裡,忍不住問道:“本相聽說,扶桑天皇和崔耕有著血海深仇,這可不是能用錢和勢能解決的。你們就不擔心自投羅網,白白喪了性命?”

吉備真備道:“擔心什麼啊?我們扶桑聖武天皇早就因為迭逢大變,駕鶴西遊了。現在的天皇是聖武天皇的女兒阿倍內親王。號曰孝謙天皇。越王再狠的心,能跟一個年未及笄的小女孩計較?”

頓了頓又補充道:“憑什麼讓大友皇子的兒子看,當扶桑天皇啊?我們孝謙天皇的兒子也完全可以嘛。孝謙天皇無論是嫁與越王還是嫁與越王的子孫,都毫無怨言,只要讓她生下的孩子為扶桑天皇就行了。”

王道:“但問題是崔耕已經死了。你們豈不是沒著落了嗎?”

房忍不住插話道:“是不是你們覺得指望不上崔耕了,就想效忠我們大唐天子?”

吉備真備微微搖頭,道:“不好意思,還真不是。本來我們聯絡了嶺南道,可是嶺南道宣稱如今大唐形勢危急,讓我們不必下船,直接北行,在朝廷境內登陸,為陛下效力。”

李隆基頗為落寞地道:“難得世子崔瑜,如此高風亮節啊。”

他的理解是:扶桑人寧可效忠崔瑜,也不效忠他李隆基。如此一比,自己這大半輩子真是活到狗身上了。

吉備真備似乎看出了他的所思所想,道:“陛下,您不會想歪了吧?我們和世子崔瑜也沒打過什麼交道。之所以願意聽他的命令,可不是因為他本身,而是因為越王。越王有鬼神莫測之能,雖然傳聞他死了,但我們扶桑可不信。要知道,這世上能假裝死亡的藥物多了,他未必不是在引蛇出洞呢。我們現在還不積極表現,更待何時?”

“你是說越王假死?”李隆基想到自己當初也有這個擔憂,不禁連連點頭,道:“希望如此啊。越王,你可一定要吉人自有天相,仍然尚在人世。”

……

……

此時的崔耕,則已經帶著楊玄琰、凌十三、柳蘊紫以及二十名侍衛來到定州城。

連續急行數日,大家已經是精疲力盡,疲累之極。

柳蘊紫望著定州那高大的城門,道:“越王千歲,如今已經距離東受降城不遠了。大家也很累了,不如暫且在定州休息一晚,再繼續前行吧。”

崔耕想了一下,道:“如此也好。咱們一路行來,也沒顧得上打探訊息,不知前方戰況如何。這就停下來,打聽一番,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計劃吧。”

就這樣,眾人扮作客商,來到定州城內。

崔耕原來在定州為官了兩年之久,如今故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